再次,是為爭取綠營民眾及輿論的支持盤算。毋需諱言,台灣內部圍繞ECFA存在著極大的爭議。支持者認為,東盟10+1、10+3自由貿易機制啟動後,將加大沒有參與該機制的台灣產品出口競爭的成本,有使企業倒閉、資金出走、失業增加、經濟邊緣化、空洞化之虞,給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憂,因此,必須先與台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ECFA,進而與更多的國家簽FTA,以為台灣經濟找出活路。廣大台商、大中企業及多數藍營民眾是ECFA的堅定支持者。反對者則認為,簽ECFA會加大對大陸經濟的依賴度,掉入大陸設計的“以商圍政、以經促統”的陷阱,會導致大陸農產品、勞工大量入島,造成台傳統產業和農業破產,大量農民、勞工和青年人失業,因此,不能簽。中南部農業縣市、傳統產業勞工、部分青年學生及多數綠營支持者是這一觀點的堅定支持者。雖然雙方爭議相持不下,深綠的台聯黨趁機大打ECFA公投牌與民進黨爭奪綠營選民,這對蔡英文無疑是很大的壓力。除外,民調顯示,大部分民眾贊成國、民兩黨就ECFA進行辯論,蔡堅拒絕辯論有違輿情民意,在道義上說不過去。
最後,是辯與不辯利弊得失的盤算。蔡的幕僚認為,辯得好,自然為蔡加分,蔡競選連任黨主席將順理成章,在黨內的權威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即使辯得不好,也可以找各種理由“硬拗”,最起碼敢披堅執銳正面迎戰就值得尊敬,何況“ECFA是重大議題,作為負責任的政黨,兩黨負責人終須做一場辯論”,以蔡擁有經濟法學博士的學歷和曾經負責大陸事務的經歷,辯才不見得在馬之下。
正是基於上述幾方面的考量,蔡英文才最終下決心就ECFA議題與馬英九公開辯論。
不管怎麼說,蔡英文終於肯上台與馬英九公開辯論ECFA議題,對於社會大眾來說,無疑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一是有助於當局全面深入檢討簽ECFA的利弊得失,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配套措施;二是有助於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謬論及別有用心的謠言,解除一些民眾不必要的猜疑、恐懼和擔心;三是有助於凝聚全民共識,為ECFA簽署並在民意機構順利通過創造條件;四是有助於改變藍綠惡鬥局面,塑造政黨公平、良性競爭的氛圍,推動台灣政治“向上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