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旺報:台灣的“再中國化”水到渠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9 17:14:52  


 
  台灣民眾對中國仍乏認同 

  文章說,如今,台灣民眾對“中國”的態度,或許可用“三個缺乏”來概括:對大陸當局對台承諾能否兌現缺乏信任,對當前的中國政治社會體制缺乏信心,對現實存在的中國缺乏感情,也因此對於中國的未來自然不會產生“應該有所擔當”的“責任感”。 

  台灣民眾為何會形成如此的“中國觀”,原因紛雜,兩岸百餘年來的隔絕,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曲折磨難,國民黨推行四十年的反共教育,冷戰體制、美國霸權支配下產生的台灣親美意識,“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更加崛起的本土意識,主流台獨運動繼承國民黨的仇匪恨匪思想等,都共同“促成”了台灣民眾對中國的不理解與不認同。這種負面感情的形成,固然有政治人物的操弄,但其實很難單純歸責於個人。 

  經濟利益取向並非萬靈丹 

  一方堅持“一中”,一方則疑慮甚深,這個“深層次矛盾”如何突破?志在推動台灣“再中國化”的人士,有人從經濟與國際政治面著手,期盼台灣民眾一方面正視中國在經濟實力和國際政治地位上的崛起,一方面透過發展兩岸經濟聯繫,逐漸從經濟生活中改變台灣民眾的認同。在本栖會談中,台灣學者楊開煌提出“以台灣為主體的中國機會論”,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也指出,兩岸均應視對方為重要資源、資產,都是類似的思考。 

  文章說,“機會”、“資源”、“資產”等用語,似乎偏重經濟利益取向,事實上,大陸當局在處理陸港一體化以及新疆、西藏的離心傾向時,“經濟利益”與“經濟融合”是必打之牌,然而效果卻仍有待觀察。畢竟,經濟必然牽涉分配問題,不管是自由市場經濟,或是權力主導的市場經濟,既會產生贏者圈,也會衍生輸者圈,而且往往前者勢強卻範圍狹窄,後者勢弱卻範圍廣泛,稍有不慎,反而將使得“國家”認同與階級貧富問題不斷纏繞,治絲益棼。 

  民眾仍具有潛在中國意識 

  另一方面,也有人從文化、歷史意識著手,希望透過加強文化紐帶,重構兩岸民眾共同的歷史記憶,由此慢慢喚醒台灣民眾腦中的“中國因素”。比起經濟利益的紐帶,歷史文化紐帶自然更加厚實。(以漢人為主的)台灣民眾宗教生活中的媽祖、關公,日常交往運用的語言文字,文學欣賞中的李白、杜甫,以故宮文物為代表的歷史遺產,無不反映兩岸在歷史文化上的血肉相連。 

  即使本土意識濃烈的民眾,也往往在日常對話中脫口“我們中國人如何如何”,這的確顯示如果經過細緻漫長的努力,配合中國政治經濟的崛起,“中國認同”在台灣不是沒有重建的可能。 

  文章說,台獨運動人士擔心的“台灣主體意識尚未全然鞏固”,從反面說明了這種可能性。兩岸統合學會在本栖會談中提出的“百年中國”計劃,正是“再中國化”的一個嘗試。 

  應讓中國模式具進步意義 

  然而,文化認同畢竟不能等同於政治認同,各國各民族分合歷史已然清楚說明此點。如果推動“再中國化”運動的人士操之過急、過粗,貿貿然地舉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大旗,恐怕不易為台灣新生代接受,反而很容易就會被打成“復辟勢力”。 

  文章說,多少年以來,“台灣本土=進步,中國大陸=保守”的等式雖然偏頗,卻也深入台灣人心,要扭轉此一局面,經濟聯繫與文化紐帶都只能起局部作用,根本還在於如何讓台灣民眾認同中國代表進步價值,代表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社會體制和政治理念,讓幾代台灣人一直追尋的美國夢、日本夢,轉為“中國夢”。 

  文章說,如今,大陸思想界有股探討“中國模式”的熱潮,如果所謂的“中國模式”不是簡單的肯定中國現實體制,甚至滑向偏狹的大中華民族主義,而是在全面反省兩岸四地百年道路,反思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歷程的基礎上,真正提出並能落實一個超越西方模式,實現廣大民眾生活福祉,先“立人”再“立國”的新模式,此時台灣的“再中國化”自是水到渠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