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嘉宏: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ECFA的簽訂是“賣台”。 |
中評社台北4月24日電(作者 蘇嘉宏)我在高雄市縣接觸到的參與座談之基層民眾與授課的大學生對近日來簽定ECFA的看法,基本上都認為:ECFA對台灣而言是“利多損少”。
ECFA對台灣而言是“利多損少”
雖然馬英九和政府部門關於ECFA的說明已經汗牛充棟,但絕大部分的人仍然不覺得自己清楚ECFA的內容,也不認為自己該去弄清楚或是有任何計劃在未來甚麼時候去弄清楚;儘管如此,參與座談之基層民眾與授課的大學生大多相信ECFA對台灣而言是“利多損少”,而非“損多利少”。ECFA的解釋當然有很多很多種,但其中以ECFA是兩岸之間的“關稅減免”,有助於台灣人到大陸做生意,最多人聽得進去,最能接受這種說法。因為“撤除關稅壁壘”,ECFA可以讓台灣“貨暢其流”到中國大陸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有位大學生根據自己逛百貨公司、暢貨中心的生活經驗用自己的語言形容說,這就是台灣可以把自己發展為“東亞‘暢貨’中心”,當場贏得了大家的共鳴與掌聲。
馬英九和平發展兩岸關係農民受益
馬英九就職以來和平發展兩岸關係,兩岸關係進入“良性循環”,世界各國與台灣發展雙邊關係“不用選邊”,“扁式‘烽火外交’”到頭來一場空,而“活路外交”則不僅營造台灣外部環境的正面效應,內部的農民也因此受益。兩岸經濟協議才在三月底完成第二次協商,協商同時大陸國台辦王毅主任藉接見台灣媒體之際,其中清楚揭示“不要求大陸農產品大量銷台”,而協商結果確實也是“未進一步要求台方開放大陸農產品輸台,在其早期收穫要價中亦將不包括農產品”,這與馬英九所說的“二不”之一:“不進一步開放農產品進口”是完全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