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中國民政部新聞發言人、救災司副司長龐陳敏先生22日在北京表示,目前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受災民眾的安置工作已全面展開,物資供應和發放秩序良好。他說,有關部門將秉持尊重民族習慣、科學規劃等原則,儘快展開永久性安置工作。民政部和有關部門將力爭在本月底前完成災害評估工作,為編製、實施災後恢復重建規劃提供依據。
截至21日17時,14日發生在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的7.1級地震已導致2183人死亡,10萬多人受災。國際在線報道,民政部新聞發言人、救災司副司長龐陳敏先生介紹說,截至目前,調運往災區的棉帳篷達近5萬頂、棉大衣超過16萬件、棉被近20萬床。此外還有大量折疊床、簡易廁所、應急燈、大米、麵粉和礦泉水等基本生活物資運抵災區。針對災區近日出現的雨雪天氣過程,民政等部門還向災區調撥了7000台火爐。
龐陳敏說:“應急期主要是採用臨時帳篷和臨時食物來緊急安置。根據目前到位的帳篷情況,可以說現在需要帳篷安置的群眾都已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基本的食品保障也是沒有問題的。過渡期安置,從地震發生後一直到後續三個月,我們將採取每天給受災群眾發放10元錢和1斤糧的政策。”
龐陳敏介紹說,地震發生後,救災力量克服了交通條件差、海拔高等困難,保障了救災物資的供應。救援人員按州、縣、社區逐級往下分片發放物資。監察和審計部門這一過程實施了監管。目前,災區物資發放和供應秩序良好。
龐陳敏進一步指出,災區也將加快受災群眾住房建設,使儘可能多的群眾得到永久性安置。目前,災後重建規劃編製的組織實施工作正在全力開展。針對當地藏族居民佔93%情況,這位官員表示,災區重建將遵循尊重民族習慣的原則。“一是尊重民族習慣,鼓勵自救,鼓勵自力更生,採取分散與集中安置的原則;二是科學規劃安置點,儘快實行社區化管理;三是希望儘快恢復生活常態。保障受災群眾儘快能夠在家做飯。包括商品供應、銀行儲蓄等,尤其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市場供應一定要儘快恢復正常;四是要求切實維護安置點的秩序和安全,主要是做好防災、防火以及社會治安等工作。”
據了解,各方捐贈給災區的善款將主要用於包括學校在內的災區公共設施以及民房的恢復重建,並按照災後重建規劃來具體組織實施。另外,加快災區學校復課也是玉樹地震發生後災民安置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本台赴前方的記者汪濤22日從青海省教育部門了解到,災區所有學校將在本月底前實現全面復課,部分災區學生即日起將被轉移到非震區學校學習。“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才讓太說,現在的工作重點是保證地震災區所有的學校在月底前全部復課。其中玉樹縣第一民族中學已經實現了復課,其他學校和年級將在30日之前復課。青海省將對玉樹災區初中以上的學生實行轉移到西寧等非地震災區學校,明天首批學生將出發前往西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