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韓聯社報道,負責調查“天安”艦沉沒事故的韓國民軍聯合調查團25日表示:“比起接觸爆炸,非接觸爆炸的可能性比較更大一些。”
韓國聯合調查團共同團長尹德龍當天在韓國國防部舉行記者會說:“在觀察折斷面,和對艦艇內部進行肉眼觀察後,我們認為是水中爆炸所造成的沉沒。”並作出了上述表示。
他說:“從折斷面的斷裂狀態、從外向里凹進去的證據來看,水中(外部)爆炸的可能性最大。”“艦艇內部沒有爆炸的煙跡、沒有被熱溶化的痕跡、也沒有受到攻擊的窟窿,所以判斷為非接觸爆炸。”
“艦首的彈藥庫和燃料箱都沒有受到損壞,電線的外皮依然如新,艦艇內部沒有火災的痕跡,由此可以斷定不是內部發生的爆炸。”“艦底沒有觸礁的痕跡,聲波探測器的狀態良好,所以可以排除觸礁的可能性。”
“另外,從損毀的狀態來看,折斷面呈現很複雜的變形,所以也不可能是疲勞斷裂。”“我們將會集中所有努力,在最短時間里找出肇事原因。”
他還說:“左舷受到壓力,然後再傳到右舷,所以右舷的受損面比較大。”“瓦斯渦輪室約有10米被炸沒了。艦底部分全部向上凸起,所以壓力是從下往上衝起的。”
另一共同團長樸正二說:“從艦底下方觀察艦底,沒有窟窿,艦底完全被凸起,龍骨也被折斷。”“從沒有窟窿和艦底往上凸起等證據來看,我們認為是受壓力而折斷的。”
對於“受水雷或魚雷那一種攻擊的可能性比較大”的提問,樸正二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水中爆炸的模擬實驗,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