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7日電/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香港報業公會二○○九年度“最佳新聞獎”頒獎禮昨日舉行,署理行政長官唐英年出席;特首每年親自出席此一活動,無疑是為了顯示特區政府對新聞工作的關注和重視。
新聞報業在本港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行業,全球鮮有一個地方像香港這樣,七百萬人口的城市有大小近三十份報紙基本維持每日出版,包括近年大行其道的免費報紙。在網上信息“如狼似虎”的衝擊下,有人曾經擔心報紙這一古老傳播手段是否還有生存的必要與空間,但事實證明擔心是多餘的。今天,全港報紙大概仍維持每日一百二十萬份的銷量,報紙仍是不少市民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而新聞自由、言論自由更已成為香港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九七回歸後基本法對此也作出了白紙黑字的保障。
然而,在報紙數量眾多及新聞自由充分的同時,本港新聞報業其實正面對不少問題與隱憂,情況在短期內如得不到有效改善,前景實在是未許樂觀的。這裡面,唐英年司長昨日提到的人才“青黃不接”,就是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唐英年在講話中談到報社員工的工資待遇,有些已接近最低工資的“臨界點”,即與近日熱議中的時薪三十五元、三十三元或三十元相去不遠;不少年輕人抱着一股熱誠投身新聞行業,但到了成家立室、養兒育女的階段便不得不另作他想,以至資深的人員不斷流失,有質素的年輕人也留不住。唐英年所言非虛。就以一位新入行的大學畢業記者來說,工資一萬多元,但經常每日要工作十個小時或以上,以時薪計算,確實應加入爭取最低工資的行列。但目前新聞報業留不住人才、吸引不了人才的原因,恐怕並不僅限於工資待遇,而是與新聞工作的整體形象與社會地位日漸低落有關。
社評指出,事實是,新聞報業的工資待遇一向不高,但過去能吸引一批有質素的年輕人加入,主要是這個行業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發揮聰明才智、實踐理想抱負的天地;年輕的記者、編輯相信通過一管禿筆或相機鏡頭,可以改變社會、主持正義,為不幸者作不平鳴。但近年的現實卻是市場銷量主導了報業的生存,報社老闆為吸引讀者、提高銷量,不惜譁眾取寵甚至歪曲事實,頭版頭條例必誇張、聳人聽聞,一些客觀平實、生活化的報道只能塞到一角;更有個別報紙,專以“抗中亂港”為己任,有記者如實報道而不符“亂港”需要的,即被大幅刪改至面目全非。過去在廣大市民讀者眼中,“報紙說的”就是事實,但今天這句話已經要反過來闡釋,“報紙說的”即代表不是事實或未必是事實。
如此在工資待遇不高、現實又與理想不符的情況下,新聞報業又怎能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的恐怕也只是以新聞工作為“踏腳石”的“過客”人才吧了。
新聞自由、新聞報業是本港不可多得的重要財富,只有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才華的新聞工作者,才能保持和提高本港新聞工作的質素,令新聞工作成為推動港人社會前進的力量。而要做到這點,需要特區政府從根本上對新聞業界的操守和人才培養作出更多的關注,業界需要更好地團結和自省,而廣大市民讀者的監督與要求,則是本港新聞業界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