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多數企業界人士支持簽訂ECFA |
然而,因為台灣產業界原本期待在早期收穫清單內列入TFT-LCD面板產品和金融服務業,但未在此次協商中如願,而質疑“清單縮水”。對此,國人必須從時間壓力的角度,理解ECFA協商“快、易、少”原則的共識,進而尋求對雙方有利的早期收穫清單協商策略。
事實上,上述共識主要是回應台灣對於因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之衝擊的目標,希望克服協商的時間壓力,儘速建立“合作架構”。特別是若參考香港與大陸協商CEPA之經驗(2002年1月舉行首次正式協商會議,至2003年6月底才正式簽署,歷時一年半),兩岸想在今年6月正式簽署ECFA,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有極大的時間壓力與困難。
在談判時間有限的壓力下,“經濟部”提出近500項早期收穫清單項目,納入石化中上游、紡織、面板、機械、汽車及其零組件等五大類產品,這些項目雖然對台灣的出口利益,但短時間內要達成過於廣泛的早收清單,本來就有困難,特別是根據中國東盟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之早收清單產品項目僅佔大陸進口額之2%,台灣爭取“一次實現”早收清單利益的可能性亦受限制。
因此,在“急迫性原則”(“快”)原則之下,就必須採“較易達成協議原則”(“快”),先把較沒有爭議的降稅項目列入清單。因為在WTO架構下簽訂ECFA這類“雙邊免關稅協定”,一般原則都是“十年內逐漸消除雙方關稅”。但為了盡早展開經貿合作,協議的雙方都會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彼此先開放部分市場,以後再分階段進行商談。
至於“必要性原則”(“少”),因為早期降稅的項目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面面俱到,初期應以攸關台灣產業利益之“核心項目”為優先,其他項目可爭取在一定期間內協商解決。例如,中國大陸與東盟在2002年簽署“東盟─中國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後,仍於2004年和2005年就某些降稅項目進行談判。未來,兩岸仍然應該有在“商品貿易協議正式生效前,持續進行早期收穫計劃協商之空間”。
就貨品貿易早期收穫清單而言,台灣依據兩岸貿易狀況與產業分工,以及參酌業界建議,針對大陸對其他國家已降稅,但對台灣未降稅,且台灣重要出口產品項目提之清單,主要涵蓋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及汽車等產業之重要項目,希望透過早期收穫提早實現貿易利益,確保台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之地位,並進一步拓展中國大陸內需市場。
另就工業產品而言,已開放7,000餘項,尚有1,300餘項未開放。然而,不論已開放或未開放大陸物品進口,台灣仍均有部分屬內需型、競爭力較弱、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之產業,未來如開放或調降關稅,將可能對該等產業產生負面衝擊。
對此,大陸表示願意在早收計劃中盡力不影響台灣的弱勢產業和中小企業,除了彰顯“兩岸特色”之訴求外,也正面回應台灣照顧弱勢產業和中小企業利益之談判原則。
特別是大陸在協商共識中,表示充分瞭解台灣農民的關切,故在商談中未要求台灣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輸台,在其早期收穫要價中亦將不包括農產品,顯示台灣不會進一步開放中國大陸830項農產品進口。
換言之,雖然兩岸未就具體的早期降稅項目達成共識,但確立了“快、易、少”原則,使各自的協商人員能在共同的方向和理念下訂立早收清單,令後續的協商工作事半功倍。
後續協商之展望
一、原產地規則防止其他國家貨品迂迴轉運
為了防止其他國家貨品迂迴轉運,利用兩岸之ECFA優惠待遇,雙方決定啟動原產地規則小組的協商工作,並就工作機制和商談時間達成共識。
基本上,原產地規則之內容根據GATT原產地規則協定,可概分為完全獲得產品及非完全獲得產品等2類,前者係指完全在同一國家或地區生產或製造之產品,後者其生產涉及一國或地區以上,應符合“實質轉型”之規定。
依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原產地規則”,完全生產貨物是針對農產、漁產及礦產類貨品,列舉10種領域內取得或生產之貨品;非完全生產貨物係採用“增值標準”的判定方法,亦稱“直接判定”,指該產品中原產於中國-東協自貿區的成分佔其總價值的比例應超過40%,才能符合“實質轉型”之規定。
因為目前台灣對進出口貨物的產地認定分別依據“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及“原產地證明書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辦理。針對實質轉型採HS6位稅則變更或附加價值率超過35%作為認定標準。
未來,兩岸將在ECFA條文中,規範“原產地規則小組”的工作機制和商談時間表,達成共識。至於,台灣在未來洽簽之ECFA原產地規則,仍以台灣現行之原產地規則及已洽簽中南美洲5國FTA的經驗,並將參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原產地規則”及國際規範作適度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