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5日電/聯合晚報特稿指出,民進黨高雄市長提名的秋菊之爭,終於塵埃落定。但整個出線過程,黨中央先是捨棄原有提名機制,不進行黨員投票,雙方陣營更大量動用行政資源,力求媒體曝光,黑函更滿天飛舞,只見攻擊文宣,卻不見一場公開的政見辯論,這種初選制度提供了絕對負面的示範。
民進黨本來的初選制度明定,黨員投票和民調各占一定比率,但為避免黨員投票造成撕裂,黨內難以整合,加上“法務部”今年頒布“代繳黨費視同賄選”的規定,向來人頭黨員頻傳的民進黨深怕惹禍上身,後果不堪設想。權衡考量下,民進黨決定捨棄黨內的規定,決定在這次五都市長提名授權黨主席徵召。
這無疑是偏離民主原則,也令黨內有意角逐之士憤憤不平,尤其是在同一“直轄市”有多人角逐時,更無法接受。因此,高雄市和台南市後來在參選人同意下,決定以民調一決勝負,但仍無視於黨員要求參與提名過程的要求。
同黨候選人的民調高低,取決於政見和候選人形象,但高雄市始終沒有達到舉辦政見辯論會的共識,中央黨部也不願強勢、積極推動,這樣的結果,自然造成雙方陣營只能猛打形象問題。
這次高雄市初選,各種抹黑手法紛紛出現,包括涉入都市開發弊案、候選人身體狀況等。雙方更是利用彼此的執政優勢,在媒體上大肆行銷,敵對陣營更互控彼此的不是,等於是一邊握手、一手拿刀互砍,刀刀深可見骨,即便是中央黨部出面喊話、協調,只是停戰數日,隨後又悄悄另起烽火。
今天初選的民調結果出爐,不論是誰勝出,都是四輸的局面,兩位當事人輸掉政治家的風範、讓人看到政治上醜陋的一面,民進黨中央輸掉了對嚴守民主法治的堅持、只顯露出政黨權宜算計的一面,而高雄市選民也輸掉了一個可以了解民進黨候選人,對未來市政擘劃願景的機會。
民進黨過去曾在國民黨提名制度大作文章,但如今自己的初選制度淪落至此,難道就是民進黨最引以為傲的初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