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理解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更需要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們感覺到光看30年改革開放看中國模式不清楚。講中國模式還需要講改革開放前的30年。有人甚至說,這60年也看不清楚,需要再往前推30年。的確如此,如果不從大歷史來看中國模式,就既不知道有無中國模式,更不知道中國模式是什麼。說中國模式,強調的是“中國的”,是中國文明的當代體現。如果光從改革開放後而產生的一些新的制度因素來看中國模式,就會不得要領。相反,認識中國模式就是要考察中國文明是如何容納和接受新的制度因素的。
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模式,就不難發現這個模式的存在及其主要內涵。儘管中國模式表現在方方面面,但其核心是中國特有的政治經濟模式,這兩方面互相關聯,互相強化。中國的成就是因為這個模式,而這個模式中的很多因素如果失去平衡,又可導致模式的危機和衰落。
在經濟方面,中國是混合經濟模式。在這個模式裡,國有部門和非國有部門、政府與市場要保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危機就會接踵而至。世界上哪裡也找不到像中國那樣的一個經濟模式,在那麼長的歷史時期裡,總有一個很強大的國有部門,國家對關鍵的經濟領域起著直接的作用。國有部門承擔著國家的很多功能,包括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對付隨時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危機、平衡市場的力量等等。這些在漢代的《鹽鐵論》裡面講得很清楚,歷朝歷代也都實踐著這些理論。國家的這種經濟功能在西方是找不到的。一些人總把國有部門和毛澤東時代的計劃經濟聯繫起來,這不是大歷史的看法。毛澤東只是把歷史上早就存在的國家的作用推向了極端。
很多人都用西方的經濟模式來衡量中國經濟模式,似乎西方經濟模式就是中國的改革目標。但如果中國可以變成西方,那麼就沒有中國模式了。大家說中國是轉型經濟,就是從計劃經濟轉型到市場經濟,從國有到私營經濟。這就沒有看到中國模式的本質。正是因為中國有個強大的國有部門,像西方那樣的私有化在中國不會發生。從歷史上看,私有經濟或者民營經濟在中國一直是存在著的,但中國絕對不可能走到像西方的那種完全私有化的地步。好多經濟學家,一說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私有化。這脫離中國的現實。中國的經濟只有一部分是私有化。全面的國有化和全面的私有化都不是中國經濟的常態,混合經濟模式才是中國經濟的常態。解決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只能在承認這個常態的前提下去尋找。
但混合經濟經常失去均衡。經常的現象是,當國有部門和政府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時,非國有部門和市場空間受擠壓,發揮不了正常作用的時候,危機就會產生。和中國比較,西方的經濟危機,則發生在當看不見的手完全主導了經濟活動,而政府的“看得見的手”不能有效規制市場的時候。
在經濟上討論中國模式還好一些,一旦到了政治領域,就變得非常困難,也非常敏感。實際上,如果不看中國的政治模式,就很難理解中國的經濟模式;甚至可以說,中國的經濟模式是中國政治模式的產物。但討論政治模式好像一直是個禁區。西方很多人專注於批評中國政治,而中國學者本身也往往對自身的政治體制信心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