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觀九天風雲
開創“東風劍法”
大江歌罷掉頭東。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一場開天辟地的轉型建設在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悄然發端,第二炮兵迎來了向“核常兼備”進軍的黎明。
一枚枚新型常規導彈,在深山陣地昂首問天。第二炮兵導彈作戰運用專家的科研平台上,難題一串——型號多了、家族大了,作戰運籌從“面”向“點”跨越,意圖選擇、武器配備、綜合集成,作戰運用空前複雜。
今日長纓在手,誰來橫刀立馬?
邱成龍,時任某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這個研究所,科研領域橫跨彈道、諸元、仿真等作戰要素,戰略導彈作戰運用研究已進入成熟時期。常規導彈作戰運用研究的時代課題,責無旁貸地落在邱成龍肩頭。
他的人生拐點,再一次與國家戰略抉擇相逢。
這又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浩大工程,邱成龍把突破口標定在“常規導彈作戰運用標準”上。當時,國外的通常做法是“在靶場試驗中打出來”,依據命中彈數描述作戰效果等級。這條路,投入高、消耗大,邱成龍從一開始就摒棄了這個不符合我國國情的思路,帶領團隊開辟了一條“從分析武器特點入手,反推運用評估標準”的新路徑。
一路櫛風沐雨,邱成龍率領課題組建立起一系列數學模型,推演出數以萬計的技術參數,完成了與靶場試驗結果殊途同歸、完全吻合的科研結論。一部百餘萬字的研究報告,成為我軍準確制定導彈作戰運用評估標準的“中國度量衡”。
那些日子里,邱成龍在“時間表”的夾縫中急行軍。常規導彈作戰運用研究的關鍵,是建立作戰模型體系,對首長的作戰意圖進行量化分析,把數十個作戰要素一一編成作戰模型。邱成龍帶領課題組40餘次下部隊、進工廠、赴靶場調研求證,一堆2米多高的第一手技術資料,為我軍新型導彈作戰力量優化奠定了核心技術基礎。
這是第二炮兵進入“核常兼備”時代後,在作戰運用研究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代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