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7日電/台灣工商時報7日社論指出,德國的IFO定期向全球各地的景氣專家發出問卷,據以編製“世界經濟氣候變動圖”。研讀該圖可發現全球經濟在2007年第3季還處於“景氣擴張”,但2008年第1季突然轉為“景氣下滑”,到了第3季更快速的落入“景氣衰退”,且08年第3季到09年第1季間,受訪者對於經濟現況及預期的看法一次比一次悲觀,可見金融風暴來得又快又急。
不過繼續觀察IFO的報告卻發現,2009年第2季起,全球即出現復甦的嫩芽。但隨著4月23日起歐債危機重創全球金融市場,大家才逐漸意識到去年各國為了挽救經濟,採行之極度擴張的激勵政策所累積的龐大債務終將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阻力。
社論說,在全球股票市場重挫後,市場更興起令人恐懼的W型二次衰退的觀點。然而,以目前的信息研判,固然不能完全排除W型的可能性,但類似半V走平型這種復甦到一半後成長力道即轉緩的情境似乎較為合理。之所以會如此,C. Reinhart與K. Rogoff的新書<This Time is Different>中即明白指出,每次金融危機之後,各國政府大量的紓困政策造成的公共債務急速增加常引發主權債信危機,為因應該危機該等國家將撙節支出以恢復大眾對政府財政的信任,此舉勢必會挫低經濟成長的力道。
不過,主權債信危機或者政府可預見的緊縮財政政策是否會造成全球經濟陷入W型衰退,目前看來機率仍不大。若將當前的情勢與雷曼兄弟倒閉前後的狀況相比,可看出兩者間有四點顯著的不同,這也是全球經濟往半V走平型而非W型衰退的主要理由。
首先,引爆2008年金融海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次級房貸以及延伸各種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類如CDOs、CDSs)。因此在風暴初期,無論是政府當局或者各金融機構都難以評估潛在的可能虧損,該不確定性以及不透明化造成金融機構間相互不信任,以至於出現信貸擠壓(credit crunch)的窘境,流動性頓失致衡量銀行間資金緊鬆程度的泰德(TED)利差一度飆升到4.57%。然而,這次的危機主要是各國債務的膨脹,信息不但相對透明,複雜程度亦較低。因此雖然市場流動性的確有受到主權債信危機影響,但泰德利差仍然可以維持在0.5個百分點以內。
其次,這次債信危機的南歐諸國總外債雖然高達2.5兆美元,但即便須進行債務重組,其造成金融機構潛在的資產減計亦僅其部分,應該也遠不及因為金融海嘯造成之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減計2.3兆美元。
第三、目前南歐諸國外債中,有2兆美元集中在歐元區國家。因此,縱然歐元貶值,該等國家也不會因匯率貶值而面臨外債過度膨脹的風險。這與80年代中南美洲債信危機、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的情況存在顯著的差異。
第四,5月上旬,歐盟及IMF對希臘及其他可能身陷債信危機的歐元區諸國分別推出規模達到1,100億歐元及7,500億歐元的融通額度,遠大於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之援助方案7,00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1,100億歐元相當於未來三年希臘所需要的融資缺口,而7,500億歐元對未來可能陷入主權債信危機的葡萄牙及希臘2010年GDP比達61%。因此,短時間來看這些身陷債務危機的南歐諸國出現債務重組的風險並不高。
誠然,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陷入W型衰退的風險固然不大,而以半V走平型的發展情境較為可能,然而遺憾的是,目前的發展卻延遲了全球經常帳不平衡的調整趨勢,使全球經濟處於脆弱狀況的時間拉長。在金融海嘯時,亞洲各國經常帳順差明顯回降而美國經常帳逆差也有效收縮。原先各國寄望在美元匯率走貶而亞幣趨升下,可以藉由逆差國出口更多而順差國進口更多的方式來緩解困擾已久的全球經常帳不平衡課題。然而南歐債信危機不但讓美元明顯升值,也延遲亞洲國家貨幣特別是人民幣升值的時程,進而逆轉先前已經逐漸改善的全球經常帳不均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