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搞收藏的最長也不過20多年的歷史。”甘學軍表示,傳統收藏者與新來者的行為沒有截然的不同,傳統收藏者也可能捲入短期炒作的熱潮。甘學軍認為,不管參與者持何種心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來說都是好事,而且“很多投機者購進藏品之後很容易變成真正的收藏者”。
記者觀察
吸取日本的教訓 中小收藏者別跟風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日本的企業和金融巨頭大規模參與藝術收藏品市場。在80年代,在蘇富比和佳士得拍出的名畫作品中,美國人只購得25%,歐洲人購得34%,日本人則高達40%。
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達到頂峰時,日本的藝術品拍賣屢屢出現空前的天價現象。不過,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收藏品開始打折,用於抵債的書畫作品在銀行里堆積如山,最極端的情況是一些藏品價格跌至購進時的1/5左右。
不過,很多市場人士比較樂觀。“無論是市場容量還是承受力,日本和中國都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甘學軍表示,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藝術家和藝術品品類浩繁,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