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小澤”也者,說說可也
說得透徹些,既然自民黨人在小泉時代可以採取一邊高喊“改革”扮演毆打者,一邊扮演被毆打的“守舊抵抗派”的策略,從而成雙地贏得選票而保住自民黨政權,民主黨為何就不能玩此一套“先騙選民後分贓”的遊戲呢?
當然,對於小澤來說,要他全面放手給菅直人表演,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風險,因為萬一後者假戲真做,小澤苦心經營的成果豈不血本無歸?為此,小澤派雖然在這回的黨首選舉中不便派人參選,但卻“非正式”地支持一個近乎無名的年輕小將樽床伸二向老牌領導人菅直人挑戰,並居然獲得了129票。分析家認為,此舉目的無非是要牽制新首相:凡事不能走得太遠。其弦外之音是,什麼“反小澤”、“脫小澤”也者,說說可也,但不可過於逼真。
努力修補 日美關係
其二是,菅直人是在鳩山處理普天間基地問題失敗之後上台的。鳩山在這課題上留給新政權的政治遺產有二:一是新內閣得繼承鳩山對白宮的許諾(實質上是近乎全面保留自民黨與美國之間的協議),同意美軍基地在沖繩境內遷移。二是如何說服沖繩民眾接受這樣的安排。
對於前者,菅直人在正式組閣之前已迫不及待地通過電話向美國總統奧巴馬聊表心意。可以想見,為了修補鳩山上台初期諸多刺激白宮之言行致使雙方不愉快的日美關係,新內閣今後將會更為用心地處理與白宮的關係。徒有其名而無實質內容的“中美日正三角論”和隱隱約約有意排除美國的“東亞共同體”構想今後將會少提或抽筋去骨而成空論。
對於沖繩民眾,當局除了強調外來(特別是朝鮮與中國)的軍事威脅,要求民眾繼續忍痛接受美軍基地之外,也只能仿效自民黨答應減輕其基地的負擔及許諾將給當地更多的經濟實惠。
經濟優先 務實對華
當然,菅內閣最大的苦惱是如何擺脫當前日本經濟不振、債台高築的財務困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新內閣對“小澤--鳩山體制”為爭奪選票而許下的諸多“只派錢而不問財源”的競選綱領不能不做一定的修改。
與此同時,對於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中國不能不予以重視。菅直人起用經濟界出身的民間人士擔任駐華新大使及委任中日混血女議員擔任大臣,也許有此外交上的考慮,但不宜過多的解釋。
至於“草根”出身、對中國內情熟悉的首相是不是就一定“親華”或對中友好,也不能一廂情願地解讀。實際上,早在民主黨成立初期,菅直人和鳩山兩名領導人對兩岸問題的態度就不太明朗而曾遭受北京的抗議。據日本報章報道,2002年,菅直人曾發表“接受台灣加入聯合國”的主張,並於此後率領民主黨9人代表團(包括這回新內閣官房長官仙穀由人)前往台灣訪問,與民進黨進行交流和拜會時任“總統”陳水扁。
為鞏固民主黨的新政權及出自加強日中兩國的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的考慮,相信務實的菅直人上台後不會在台灣等問題上再節外生枝,增添麻煩,但新政權對華關係是否就一定會比鳩山內閣向前推進一步,此刻似乎還言之過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