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G3倘若二度衰退 亞洲多數經濟體將再受重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7 12:01:57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歐洲債務危機已經持續數月,過去幾個月發生的事件僅僅是全球崎嶇復甦路上的重大阻礙?還是預示了全球經濟將在未來陷入“連環危機”,以至於在未來的歷史回顧中,2008年僅是更長久的全球危機、衰退和動盪的開篇? 

  “我們估計這對中國和印度GDP的影響不大,但多數亞洲經濟體都將再次遭受沉重打擊。”野村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在談到該問題時如是回答。 

  中國商報報道,但他同時分析,儘管如此,狀況更好的亞洲會比其他地區更快出現反彈。 

  餘波未了 

  “財政危機是復甦路上的絆腳石,但不是復甦結束的信號。”蘇博文分析,鑒於2008年金融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的發生概率是一個世紀中僅會出現一次或兩次,因此這樣的危機過後總是多事之秋。 

  “經過一系列風波並在貨幣、財政和銀行系統層面出台了如此有力的、創新的應對政策後,經濟必將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後遺症和動盪,而不會順利地、如預期的那樣,即便可能的話,也會是緩慢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返回到‘正常’狀況。所以隨著今年突然爆發希臘財政危機,這轉而引發了市場對歐元區及歐元未來走向的嚴重疑慮。” 

  “雖然G3國(美國、歐盟和日本)二度衰退不是我們的基本預測情景,但如果真的發生,亞洲將通過兩大渠道受到影響:對G3國出口的高度依賴性,金融市場崩潰以及大量資本淨流出給亞洲帶來的破壞性影響。”蘇博文一針見血地指出亞洲下一步可能面臨的危機。 

  衡量敞口 

  “在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和寬鬆的國內宏觀政策的支持下,亞洲內需的確已強勁復甦。然而,雖然亞洲經濟的重要性已然提升,但其規模尚不足以抵禦G3國需求大幅萎縮對其經濟增長的顯著影響。”蘇博文列舉,2009年對G3國的出口分別佔中國香港、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我國台灣省GDP的15%以上,這還沒有包括(通過中國)轉口貿易的間接敞口。在整個地區(除了台灣以外),對歐盟的出口現在都超過了對美國的出口。 

  衡量開放度的一個廣義指標是出口佔GDP的比例,儘管亞洲多數國家的這個比例在2009年下降,但新加坡(199%)、中國香港(194%)和馬來西亞(96%)仍處於非常高的水平,而韓國、中國台灣、泰國和越南的這個比例也達到50%或更高。毫不奇怪,2009年受到衝擊最小的是那些最封閉的國家: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全球股市近期已經歷了重大回調,而且亞洲正在出現資本外流的現象。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野村證券估計2008年下半年總計將有1420億美元的外國資本撤離該地區。然而,受亞洲高增長和良好基本面的吸引,外國資本隨後又蜂擁而至,野村證券預計2009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總計有超過250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如果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崩盤,近期流入亞洲的大量淨資本中或有相當一部分會掉頭而去。”在蘇博文看來,火上澆油的是,亞洲(日本除外)對歐洲銀行系統的敞口很高。衡量部分渠道敞口的一個指標是股市市值佔GDP的比例,結果顯示中國香港這一比例為1094%、新加坡為272%、中國台灣為174%、馬來西亞為151%,仍然容易受到打擊。 

  糟糕的可能 

  除了基本情況預測外,因歐洲的財政、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導致的糟糕情況還包括:2010年下半年歐元區深度衰退,今年GDP下跌2%,拖累美國和日本經濟重陷衰退;歐元對美元匯率繼續下跌,2010年年底跌至0.80;油價繼續下降,今年餘下時間的平均價格為50美元/桶。 

  野村證券預計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和台灣的GDP將受到最大的衝擊,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對貿易和全球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更大,而油價下跌則對馬來西亞不利。 

  “相反,中國和印度受影響的程度最低,印度尼西亞則次之。”蘇博文分析指出,由於這三個經濟體的獨立程度最高,中國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巨大的政策迴旋空間。而印度則是亞洲國家中會因油價下跌而最多受益的經濟體之一。 

  亞洲將率先反彈 

  假設局勢真的如糟糕情景所預測的那樣發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野村證券認為,亞洲(日本除外)會比其他地區率先反彈。首先,相比G3國經濟體,在我們的糟糕情景預測中多數亞洲經濟體都有更多的空間減息並仍有大量的財政彈藥。所有亞洲經濟體的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都低於G20國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另外,因為亞洲的銀行部門狀況良好而且公共財政具有可持續性,亞洲的刺激政策可能會比G3國更有效。 

  此外,淨資本蜂擁而至:G3國二度衰退將讓這些經濟體深陷疲軟並且會保持更長時間的低政策利率。僅僅這個原因就會讓資本大量流向亞洲,而考慮到亞洲地區的經濟基本面優於其他地區,資本可能會蜂擁而至。淨資本大量流入再加上經常賬戶盈餘,這將對亞洲貨幣造成顯著的升值壓力,從而引發所謂的“三元悖論”問題。也就是說,在資本賬戶缺乏嚴格控制的情況下,如果要阻止貨幣升值的話,亞洲各央行最終可能不得不維持過長時間的低政策利率,這為資產價格泡沫創造了理想環境。 

  值得注意的還有中國的溢出效應。野村證券認為,即使出現比較糟糕的情況,對中國GDP的影響也有限,因為中國經濟擁有很多增長動能而且相對獨立,政府也有大量空間來實施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中國的增長重機車主要是靠內需推動的,比如不斷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日漸擴大的消費熱潮等等。此外,由於低端產業開始從沿海地區遷移到成本更低的內陸省份,新一輪的私人投資正在加速發展。 

  有跡象表明,中國的內需正開始借由中國的進口和對外直接投資而對亞洲其他地區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 

  在中國總進口中,2010年一季度一般進口(即主要用於國內消費的進口商品,而不是經加工裝配後再出口的進口)佔比已從2007年一季度的44%上升至56%。 

  野村證券分析,在全球經濟的低迷情況下,持續的低油價對亞洲而言更是重大利好,因為亞洲多數經濟體都是石油淨進口國。特別是對泰國、韓國、菲律賓和印度來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石油成本下降會增加經常賬戶盈餘、降低預算赤字、緩解CPI通脹並加快GDP增長。因為油價下降而受到負面影響的惟一國家是作為石油淨出口國的馬來西亞,不過,大宗商品價格的普遍下跌也會讓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尼西亞受到影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