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4日電/德勤24日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由於成本較低和擁有充裕的高技術人才,中國的製造業在目前和未來5年內均被視為競爭力最強勁的國家,而聘用擁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已成為製造類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關鍵。
上述結論是德勤全球製造業小組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聯合發佈的《2010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研究報告的結果。報告結合了2009年末至2010年初來自全球逾400名首席執行官及製造業高管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以及部份主要經營決策者的訪談編寫而成。
新華社引述報告稱,大部分受訪者將創新人才評為提升競爭力的最重要因素。德勤全球首席執行官奎勵傑表示,一個國家的知識資本、創新能力和蓬勃經濟,是促使製造行業穩健發達的重要因素。今天的環境下,隨著全球各地製造商相繼將科技平台和界面整合到他們的產品上,製造業競爭力現正由強大的人才基礎推動。從美國到歐洲,抑或從亞洲至非洲,企業要在全球經濟中取勝,必須要透徹了解對製造業有重大影響的公共政策和相關的市場情況。
報告顯示,2015年,美國的競爭力將從第四位下滑至第五位,是唯一居於高位而排名預計將下跌的國家。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將會分別穩守首位和第二位。德勤中國製造業領導人楊瑩討論中國競爭力時表示,過去10年,中國製造行業的知名度獲得提升,尤其作為外國外包生產、外國直接投資及聯營的區域中心。報告顯示,受訪者認為中國於大部分首要競爭力提升因素方面都具備優勢,這些因素包括創新型人才、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及政策等。
報告也列舉出一批於未來5年領跑製造業競爭指數的經濟體,包括墨西哥、波蘭和泰國,她們過去並非如巴西和俄羅斯經常被譽為新興經濟體。除中國外,印度和韓國等亞洲巨擘將於未來5年保持現狀,繼續雄踞榜上的前列位置。
報告的研究團隊兼合著者,德勤美國副主席及消費與工業產品行業領導人克雷格表示,製造業中心地帶將繼續向新興市場轉移,尤其是亞洲。他說,新製造業版圖的誕生成為20世紀後期的新全球秩序,但是縱使中國、印度和韓國的崛起,以及所有國家的競爭力重新定位,美國、德國和日本的競爭力仍然非常強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