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專項研究文物屬“百裡挑一”
不過,並非所有取出的文物都是需要特別制訂保護方案的。像跟隨阿育王塔一起取出的百件宋代絲織品,僅僅有7件需要專門進行保護方案研究。
記者了解到,由於封存地底幾近1000年,很多文物被取出時幾乎完好無損。加上南京市博物館在文物保護上也有自己的強項和成熟經驗,地宮中的大多數文物並沒有被列入到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中去,也因此,能列入的絕對是難題或者罕見的組合,在此次地宮出土文物中,用“百裡挑一”形容不為過。
比如阿育王塔本身,內為木胎,外包著鎏金,這種材質組合就十分特別。白寧介紹說,早前在杭州也出土過雷峰塔地宮的阿育王塔,但只有一層金屬外殼,其保護當然簡單許多。而大報恩寺塔遺址地宮的阿育王塔,取出時完全浸泡在水中,後來雖然完成了脫水,但木質和外層金屬都有了不同的物理反應,如何使得它們各自能保持以往的平衡,就需要專家專門制訂方案。
另外,百餘件絲織品中有7件很特殊,比如上有供養人墨書、以及有描金、泥金等材質裝飾的絲織品,就被列入了課題項目。這些墨書、描金或者泥金的成分究竟是什麼?又該如何保護?還有一些絲織品包裹取出時和裡面的銀函黏在一起,該如何分開又不破壞彼此,這些都是亟待專家們攻關的技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