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賣地量“暫不及格”
事實上,不僅當下的宏觀經濟形勢需要房地產國企穩住投資量,地方政府也有此意。房地產調控新政實施後,開發商都信奉現金為王,貸款、融資乏力的民營房企更不敢拿地,土地市場一度疲軟,地方政府存在著賣地難的困局。
除了北京,數據顯示,廣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遇到了“賣地難”。這與2009年京滬超額完成土地成交任務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北京市一國企開發商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不久前北京市國資委曾跟他們“打過招呼”,如果有合適的地塊或項目希望企業能繼續投資開發,下半年信貸方面還是“比較寬鬆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旦房地產開發量和投資額下降,則不僅給地方財政帶來壓力,也影響整體的宏觀經濟。因此,毫無疑問,地方政府還是希望國有企業能支撐起開發量和投資額度,而不至於影響地方經濟和財政收入。
央企進入土地市場加速成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房地產調控後,與2008年稍有不同的是,目前成交的地塊溢價水平並不低。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對全國12個城市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市場統計,平均溢價率為50%左右。“新政後土地市場能保持如此溢價水平,與央企拿地有直接關係。”中原地產總經理李文傑表示。
上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分析,在目前土地市場並不樂觀的局面下,實力雄厚的央企資金進入土地市場,無疑會加速土地成交,起到“托市”的作用。但是,儘管央企拿地未必就一定直接推高房價,但央企資金來勢汹汹,以大手筆、大價錢拿地,則會使房產消費者普遍形成泡沫共識,妨礙本應有的市場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