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4月29日下午3時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歷史性握手。兩只手穿過台灣海峽、穿過幾十年的歷史風雨,緊緊握在一起。“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是無數中國人在看到和回味這一刻時,最喜歡引用的魯迅先生的名句。
“胡連會”發布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內容之一,就是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而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就是“平台”之一。過去舉辦的五屆論壇,共獲得87項的結論與共識,為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發展發揮重大的作用。
本屆論壇以“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為主題。其背景是上月底,海協會與海基會在重慶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這一協議的簽訂,“標誌著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在經濟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兩岸經濟關係從此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賈慶林說。
“ECFA簽署後,兩岸在新產業方面將得以有更多的合作,把更多的希望變成現實,這也是論壇主題的含義所在。”中國國民黨國政基金會教文組召集人李建興對記者表示。
吳伯雄說,兩岸經濟合作的廣度、深度、強度都有很大發展空間。希望通過本屆論壇的討論,達成持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結合兩岸產業優勢,攜手拓展國際市場,爭取全球商機,攜手打造華人品牌的目標,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前邁進。
賈慶林指出,面對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新趨勢以及兩岸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我們需要把握機遇,銳意進取,盡快建立起多層次、多渠道的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長效機制,豐富合作內容,拓展合作領域,創新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經濟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最大可能地提升兩岸經濟參與國際競爭和抵禦外部風險的整體實力。
他就大力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共同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了四點重要倡議,獲得與會兩岸人士的強烈反響。
在10日上午的開幕式後,參加論壇的兩岸人士將圍繞本屆論壇主題深入交流探討,於11日形成“共同建議”,為兩岸主管部門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提供重要的參考。
“深化經濟合作、提高兩岸經濟競爭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著名台灣問題專家徐博東說,“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兩岸關係發展上一直發揮著先導作用。本屆論壇取得的成果及其今後的效應,一定會證明論壇在廣州舉行不僅僅是歷史的巧合,而且是民族復興的又一歷史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