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隊是中國隊的過去
朝鮮世界盃首戰對陣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比賽開始前,體育場中奏響朝鮮國歌,在日本J聯賽踢球的鄭大世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潸然淚下。
“我一直夢想著在這樣的舞台比賽,現在這個難得的機會就在眼前,”賽後接受採訪時,鄭大世說,“一聽到國歌,我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
從鄭大世的眼淚里,世界開始瞭解了他的複雜身世,也瞭解旅日朝鮮人這個特殊群體。日本人森雅史最新撰寫了一本關於鄭大世的書,提到鄭本人對於zainichi(旅日朝鮮人)的態度,“在日本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旅日朝鮮人,這是一個歷盡艱難而形成的國中之國。我要去世界盃,讓所有人知道旅日朝鮮人的存在。”
輸給巴西後,朝鮮官方通訊社並沒有提到鄭大世的眼淚。次日朝鮮通訊社在肯定了隊伍的表現後,仍然沒有提到鄭大世。儘管他被韓國人稱為“人民的魯尼”,但朝鮮人民並不瞭解魯尼,也不太瞭解這位人民的魯尼——至少不如為他熱淚盈眶的中國球迷瞭解。
2002年世界盃的小組賽上,中國也和巴西分在同一組。中國隊0比 4輸給巴西。這種歷史情緒放大了鄭大世的眼淚。以至於有中國球迷看到鄭大世流淚的時候,也流下了眼淚。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人們接受了大多數領域里的市場規則,但體育仍然是個例外。金牌繼續被視作激勵愛國情緒的最好手段。舉國體制總體上被保留了下來,只是加入了一些新舉措--比如重獎奧運金牌選手。在2008年奧運會上,有中國特色的舉國體制獲得了巨大成功。中國成了獲得獎牌數最多的國家。
作為觀眾最多的運動,中國足球最早嘗試打破舉國體制,卻深陷在腐敗和失敗的泥淖之中。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其他領域的改革來。評論足球成了評論經濟改革的一種曲折形式。
也許沒人比李承鵬更瞭解中國足球的失敗。這個精力旺盛的記者剛剛從報社辭職,原因據說與他此前的暢銷書《中國足球黑幕》有關。這本書里記錄了足球改革以來的各種腐敗。假球和黑哨無所不在,把政府官員、裁判、俱樂部和球員都捲入其中;有些情節——所謂“金德俱樂部的老闆準備活埋一位球員”,堪稱駭人聽聞(也為他惹來一場官司)。但他並不因此認為職業化是錯誤的道路。
“為什麼我們的職業化還那麼偽劣?”他曾經寄望於資本能夠改變中國足球的遊戲規則,建立更加市場化的聯賽制度。
被遺忘的球隊
中國球迷對朝鮮隊的感情是複雜的。在參加世界盃的32支球隊中,朝鮮隊的世界排名幾乎墊底(僅略高於東道主南非隊),卻和巴西、葡萄牙和象牙海岸三支強隊分在同一組。支持和同情有時候沒有什麼分別。
打進巴西一球讓朝鮮舉國上下的信心達到頂峰,決定直播6月21日對葡萄牙隊的比賽。這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一次球賽直播。由於“天安艦”事件餘波未了,韓朝關係空前緊張,韓國電視台拒絕提供轉播信號給朝鮮。朝鮮國家電視台最後從位於馬來西亞的美聯社電視新聞署亞太轉播中心那里得到了免費的信號。
榮譽和壓力對朝鮮隊來說是同義詞。在直播的壓力下,主教練金正勳改變了防守為主的戰術。天上下起了大雨,朝鮮隊以0比7慘敗。一位中國的球迷說,她已經不忍心看再看下去,只希望比賽能快點結束。
她喜歡朝鮮隊。這支隊伍給她一種親切感。朝鮮隊仿佛是中國的影子,來自時間深處。朝鮮的球員看上去都很單純;他們的理想是創造奇跡,卻被殘酷的現實打得慘敗。神秘要比其他風格更吸引人。196 6年,朝鮮隊神秘地出現在世界盃上,又神秘地離開了。英國紀錄片導演丹尼爾?高登也是個球迷,8歲那年,父親給他一盤1966年世界盃的錄影,他從此迷上了這支神秘的球隊。2001年,他獲准到朝鮮,拍攝1966年那支朝鮮隊球員的生活。
一直有一種“傳言”,朝鮮隊員如果表現不好,回國後就要去挖煤。傳說是新的,但也許和1966年那支朝鮮隊的故事有關。那支球隊回到朝鮮後銷聲匿跡,有報導說,他們從機場直接被送進了煤礦。高登找到了7位仍然健在的球員,還帶他們再次回到米德爾斯堡去尋訪舊跡,也曾想盡辦法,打聽其他球員的下落。答覆是他們死了。高登再沒有其他途徑可以證實這件事了。
世界盃小組賽最後一輪,提前出局的朝鮮隊對陣象牙海岸。鄭大世 在博客里寫道,“是我們的世界盃還沒有結束,希望我們在對陣象牙海岸的比賽能夠獲勝,我們會為了拿下最後的三分全力以赴。”他說,他希望把這場勝利當作送給球迷的禮物。
90分鐘後,比賽結束,0比3,朝鮮甚至沒能再打進一球。朝鮮和象牙海岸隊都沒能小組出線。44年後,朝鮮隊再次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外。在議論紛紜的中國網路上,為朝鮮隊流過淚、吵過架、罵過李承鵬的球迷們也消失了。
關於朝鮮隊,唯一的後續消息是有歐洲球探相中了鄭大世。鄭大世 的願望是能去英超踢球。這個總是能夢想成真的孩子雖然在國家隊受到了挫折,但離自己的英超夢想又近了一步。他還希望20年後能成為日本的針灸大師。那真是一個遙遠的夢想。沒人知道鄭大世的隊友們是如果規劃20年後的生活的。中國球迷也不知道——他們連20年後中國足球能不能打進世界盃都還不知道呢。(原題名為:“關於朝鮮隊的口水,中國人竟比他們更瞭解鄭大世 ”。刪選自“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