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
民主黨在選舉中失利,主要原因在於失信於選民、選舉策略失當和在提高消費稅問題上未能做到口徑一致
菅直人擔任首相後,日本內閣的支持率呈“V”字形回升。然而,時隔一個月,民主黨為何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日本媒體分析了民主黨選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失信。民主黨在去年大選中許諾的育兒補助、高速公路免費等政策都出現“折扣”現象,加之民主黨兩巨頭的政治資金問題和普天間基地風波,民主黨執政10個月來的表現讓民眾大失所望。執政前的民主黨在選戰中主要依靠無黨派選民的支持。日本選民中的大約40%是無黨派選民。在此次選舉中,多數無黨派選民放棄了對民主黨的支持,這是民主黨敗選的要因之一。
其次是失策。民主黨選戰失利,還在於未能越過消費稅這一“鬼門關”。如果以“‘中考’試題”(執政黨和政府的業績)作為選舉的論戰主題,民主黨難免乏善可陳。無奈之下,民主黨只能以提高消費稅等“大考”話題來淡化“中考”話題。進入選戰後期,民主黨察覺形勢不利,轉而欲消除消費稅話題的負面影響,但已無力回天。
其三是失控。在提高消費稅問題上,不僅聯合執政的民主黨和國民新黨各執一詞,而且民主黨內也不能異口同聲。民主黨和國民新黨政見不同:國民新黨主張制定力度更大的經濟刺激對策,反對提高消費稅;民主黨內一些人則反對在選戰中突出消費稅問題,前幹事長小澤一郎在選戰演講中也對民主黨領導團隊發洩不滿。
三種可能
選舉後,政界重組將是日本政局的主要變數,“部分聯合”、“中型聯合”和“大聯合”都具有可能性
分析人士認為,參議院選舉後,日本政局可能進入劇烈動蕩期。在近期,日本國會可能出現“亂局”。按照日本《國會法》規定,參議院改選後,新議員任期開始的30天內,要召開臨時國會選舉新的參議院議長。如今執政聯盟在參議院不占有過半數議席,如果在野黨形成合力,民主黨可能失去參議院議長一職,還可能失去參議院運營委員長等許多重要職位。在野黨奪取參議院議長職位的目的,一是為了阻止民主黨重演“強行表決”的一幕,二是為了擇機通過對首相的問責決議案,讓民主黨執政陷入困局。
過去,自民黨執政時期的福田內閣,曾經飽嘗“扭曲國會”帶來的艱辛和痛苦。眼下執政聯盟並不具備眾議院2/3議席,無法使參議院否決的議案在眾議院再次表決時獲得通過,因此將面臨更為艱難的國會運作。
為消除“扭曲國會”的羈絆,民主黨不得不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政界重組將是今後日本政局的主要變數。至於未來的重組,可能性主要有三:一是“部分聯合”,即根據政策主張的接近性,合作夥伴因合作項目的不同而異;二是“中型聯合”,即民主黨在被稱為“第三勢力”的小黨派中尋找夥伴;三是“大聯合”,即第一大執政黨民主黨和第一大在野黨自民黨聯手,此前福田內閣曾經嘗試過這種合作方式,但未能實現。除了選擇夥伴,民主黨還將在9月末再次選擇黨首,兩個“選擇”不可避免地將相互影響,從而給日本政局增添更大的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