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注目的是,“百村千幢”工程強調了社會資本的引入,可通過出租、認領、認購古民居等辦法,籌措資金,進行市場運作。“一棟古民居全面翻修需要20萬—30萬元左右,撐個5年左右,又要爛掉,政府的精力不夠,就需要社會力量的補充。”胡榮蓀介紹說:“今年1—5月份,百村千幢工程已經引入3.88億元的投資,其中大部分是社會資本。”
根據黃山的實施方案,古民居利用內容主要有7項:鄉村藝術會所、農家樂、民俗客棧;傳統手工作坊、民間工藝和製作旅遊產品;地方小吃店、地方特色店與特色小酒吧;傳統娛樂及民間藝術表演活動;民間工藝品開發、收藏、展示、交易活動;各類專題博物館、紀念館;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
過度商業開發不可取
安徽省旅遊集團投資3200萬元對徽州區唐模村進行古村落道路、河道水系、三線改造等基礎設施開發;黃山湖邊古村落項目投資3000餘萬元,從各地遴選古民居13幢,集中遷至新安江畔;休寧縣鼓勵英賽特公司等社會力量投資,對古民居進行異地集中保護……
記者了解到,黃山市出台相關規定後,社會資本興趣很高,但是普遍採用的是認購與認租的方式進行運作,“這種方式占到了90%以上。”胡榮蓀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