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遠離新興媒體的官員,將會落伍的。目前,中國互聯網不僅是傳統媒體和生活方式的補充,而且已成為民意凸顯地帶。”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院長袁峰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許多地方已經開始網絡問政的制度化嘗試。2009年12月,吉林省委辦公廳組建網友留言督辦處,專職對《地方領導留言板》網友致省委的留言進行處理、在省內對網友留言工作進行走訪;四川省要求各地對網友留言辦理實行績效考核;2010年7月14日,遼寧省委下發《關於網友在人民網等網絡媒體向省委主要領導留言辦理工作的暫行規定》;7月 27日,廣西宣布成立自治區回覆網友留言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民網網友給自治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留言的回覆組織工作。至此,已先後有10個省份針對網友留言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常態化辦理。
袁峰認為,領導幹部參與“網絡問政”的常態化、制度化應當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判斷,我國網絡問政處於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協調建設的階段。” 袁峰說,一方面,網絡問政已在政府信息供給、管理服務創新、官民互動參與三個方面得到了階梯式的快速拓展。另一方面,從政府信息公開公眾滿意度、網絡服務實效性、網絡互動常態化等方面來衡量,在每一發展階段上漸進完備的特征十分明顯。
網友在《地方領導留言板》的留言也時常成為媒體報道的線索。廣州“咆哮哥”事件,就是從留言板走向公共視野的。事後,“咆哮”的公務員登門向群眾道歉。人民網調查顯示,81%的網友對廣州市政府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網友對網絡問政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現在,《地方領導留言板》的編輯們很少被問及諸如領導人會不會看到網上留言之類的問題了,越來越多的網友參與到網絡問政的活動之中。人民論壇“千人問卷”調查組2009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面對“您認為哪個渠道最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問題,高達69%的受訪者選擇“網絡”,而選擇“信訪”的受訪者僅占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