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保衛國家的決心
在“天安號”事件發生後,美國借機漁利,結果一石數鳥,滿載而歸,既打壓了朝鮮,又挑撥了中韓關係,還鞏固了美日、美韓同盟,尤其是穩定了在東亞地區的軍事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又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發難,美國從地緣上圍堵中國的態勢已經隱約可見。有報道認為,美國目前對中國形成的圍堵之勢,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
雖然中國近期的一系列軍演引起了外界的高度關注,認為是中國應對美國圍堵之勢的反措施,但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大校7月30日的表態比較低調。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期媒體關注的中國一系列軍事演練活動都是和平時期軍隊的“正常訓練活動”,是生成和提高戰鬥力的主要途徑。他還澄清,有媒體報道的青島上空曾出現百架戰機的報道不實。
針對近來外界關注的中國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能力的提升,耿雁生指出,“中國軍隊的發展是適度的,我們始終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國防投入始終維持在合理、適當的規模。”他指出,近幾年,中國的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1.4%左右,而世界主要國家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都在2%-4%之間。
儘管中國對最近一系列軍演進行了低調處理,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中國最近一些強硬的外交姿態和武裝實力展示,都是在向外界表明:經濟飛速發展、軍事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中國,有信心和能力來維護自己的合理利益。比如,對於中國軍方25日的火箭炮演習,香港《南華早報》援引一名軍事專家的話說,這次演習旨在暗示“解放軍的實力足以趕走侵略者”。
耿雁生日前曾強調,“對於外國艦機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不論是在黃海,還是在中國的其他近海,中方都表示堅決反對。”中國駐美使館武官趙寧少將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就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要保證國家安全,其中海洋權益和安全是重要部分。他說:“我們不希望外人在這個地區插手。”
軍事評論員宋曉軍表示,儘管美國對中國展開了大規模圍堵,但它無法扭轉中國在崛起之後改寫二戰後形成的東亞戰略格局的大趨勢。
專家點評:海洋對中國至關重要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在維護自身海洋權益方面表現出的自信,引起了外媒的高度關注。
中國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研究員趙小卓說,隨著實力的提升,中國必然要“走出去”,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能源需求,中國都離不開海上通道。
趙小卓認為,中國目前的海洋環境“比較惡劣”。從地緣政治上看,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單面向海的大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均是雙面、三面向海,更不用說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海洋環境更好的國家。在單面向海的情況下,美國構築的所謂“第一島鏈”正卡在中國脖子上,中國要“走出去”,就必須面對美韓同盟、美日同盟,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
趙小卓指出,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主要以海上霸權為基礎,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只要走向海洋,必然會遭遇美國的力量。近年來,由於深陷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泥潭,美國在一段時間內對亞洲地區有所忽視。但奧巴馬上台後,決定高調“重返亞洲”。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日益強大,東南亞一些小國對中國的疑慮逐漸加深,拉外部力量對抗中國的需求便更加迫切。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兩個大國的對峙,恐怕才僅僅是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