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昨晚,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對《新京報》稱,目前,衛生部也已注意到相關媒體的報道,並已對此事進行關注。
無證據表明奶粉致嬰兒性早熟
《新京報》報道,家長懷疑,是食用的奶粉導致了幾名嬰幼兒性早熟。
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奶粉導致嬰幼兒性早熟。
他說,就目前的媒體報道來看,有三名嬰幼兒出現了性早熟的症狀,儘管他們的家長回憶,孩子除了奶粉基本沒有吃其他東西,但導致性早熟的原因非常複雜,現有的樣本量很難將奶粉與性早熟之間做出因果關係的判斷。
“這與當年三聚氰胺的狀況不同,三聚氰胺奶粉調查前,僅甘肅一個地方,就報告幾百例嬰幼兒食用奶粉後的異常狀況。”陳君石說。
但目前對導致幾名嬰幼兒“性早熟”的元凶是否是聖元牌奶粉仍無定論。如果是因奶粉導致嬰幼兒性早熟,一些專家也分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原因。
若有激素可能來自產奶環節
昨日下午,長期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政協委員馮平認為,在奶粉生產環節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
此觀點得到了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王丁棉的認同:“奶企業在產品中添加激素,對企業是一點商業價值都沒有。”王丁棉認為,激素是不允許添加到奶粉中的,這已有明文規定,雖然激素是能用儀器檢測出來,但是現時還不是必檢項目,他懷疑如果牛奶遭激素污染,可能來源於產奶環節,問題可能出在養殖環境,廠家應該對奶源進行徹底檢驗。
王丁棉分析說,在對奶牛安胎時,可能使用到激素,另外在奶牛繁殖上,比如奶牛的配種環節也可能使用到激素。
他說,養殖是不主張使用激素的。有的國家甚至是禁止的,但即使是進口的原料,也可能有些養殖者違反這樣的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