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美國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抵達韓國釜山港,准備參加美韓聯合軍事演習。(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指出,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在太平洋、東北亞、東南亞等地區頻頻舉行軍事演習,令人感覺強烈的火藥味兒正在中國周邊地區彌漫。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關於南海問題的講話,又把本來比較平靜的“水面”給攪混了。
美國的每一次“出招”,都有其“名正言順”的理由,但是稍有戰略思維的人都不難看出,這些“高調出招”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中美兩國的戰略博弈。
有人認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正在轉向中國,對中國實行半月形或滿月形的戰略包圍,有人預言中美兩國可能會“翻臉”甚至會爆發軍事衝突。
如何透過現象看問題的本質,如何正確地判斷中美關係的走向,不僅對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發展十分重要,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也具有重要影響。
美國“短促出擊”意在扭轉戰略頽勢
美國最近的一系列動作可謂來勢汹汹,但是透過其高調顯示軍事力量的現象,反而可以看出其內心的戰略虛弱感。
軍事演習是各國軍隊的正常軍事行動,美軍單獨或與其他國家軍隊聯合進行軍事演習也不是頭一回。為什麼此次美軍主導的一系列軍事演習引發了人們如此大的關注呢?這裡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演習的動因,其次是演習的地點。從表面上看,美韓聲稱這次在日本海舉行的聯合軍演,是針對朝鮮發出的“強勢信號”,希望朝鮮不要再有類似“天安艦”事件的“挑釁行為”。其實,美韓雙方對於本次軍演各有需求——韓國想以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為依托,顯示出對於朝鮮的一種優勢或壓力;美國則想借聯合軍演之機表達對朝鮮的不滿,同時向地區其他國家發出信號:美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依然在東北亞甚至在整個亞洲、亞太地區,有著不可挑戰的軍事優勢。這其中也不乏向中國發出信號的成分。
“天安艦”事件究竟誰是肇事者,要真正水落石出尚需時日,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講,美國已經是最大的受益者。它成功地“抓回了日本”、“拉緊了韓國”、“為難了中國”。鞏固和加強其在東北亞地區的主導地位,趁機謀取地緣政治紅利的目的昭然若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