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17日電/台“立法院”今天召開本次休會期間的第二次臨時會,在朝野互相讓步、各自表述下,如無意外,爭議許久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可望完成二讀程序,過了“立法院”這關。
聯合報報導,ECFA進入“立法院”朝野攻防之後,首先就遇到協議如何“定性”的問題,到底是“類條約”或“協議”?藍綠各有說法;能不能逐條討論附加保留意見,甚至進一步修正?則是最大爭議所在。
直到昨天,民進黨團雖仍主張“實質審查、逐條討論和逐條表決”,但朝野協商結論,除了國、民兩黨及無盟可逐條分別推派五、五、一人發言,全部條文發言完畢後,“依序處理,再全案進行表決”。
此種“依序處理,再全案進行表決”,就是朝野各退一步、又可各自解讀的模糊空間。就民進黨而言,“依序處理”意謂必須“逐條處理”,也就是“實質審查、逐條討論”,而民進黨也保留逐條修正或刪除,或另提附帶決議的議事彈性,不會全無著墨的空間。
就國民黨而言,則可強調“全案進行表決”,不必擔心因逐條表決而使完整的兩岸協議被割裂。
ECFA本文共十六條,若民進黨逐條推派五人發言,要走完全部條文,必須等待九十人次發言,但比起退席或暴力衝突,這種“冗長發言(filibuster)”的議事杯葛策略,畢竟較合於民主程序,也不會讓反對黨再被貼上暴力標籤。
隨著五都選戰逼近,民進黨不僅準備在ECFA清理戰場,連爭議甚大的“陸生三法”,也有見好就收之勢。昨天朝野協商一度達成四項入法共識,民進黨不打算窮追猛打,也是感受到社會不喜見到肢體衝突,在確認善盡把關之責後,決定適度放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