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建築保護專家、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些“申遺”之所以“變味”,源於有的申請者動機不純,對遺產的價值、性質、功能和傳承性缺乏認識,單從局部利益出發,導致遺產的人工化、商業化和城市化,嚴重損害其價值。
專家表示,世界遺產是全世界的財富,是自然和祖先留給後人的精華資源。必須以“明確價值、保護優先、科學展示、嚴格管理”為宗旨,讓世世代代的人們享受到原作的價值。
“保護動力”向左經濟效益向右?
為維護世界遺產“權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將“嚴格保護、合理利用”放在首位,同時建立了監測機制,“世遺”一旦受到某種嚴重威脅,可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甚至除名。
儘管有嚴懲措施,丹青卻仍對一些“世遺”項目的現狀表示擔憂:一些地方在商業利益和不良政績觀的驅動下背離了保護遺產、傳承後世的初衷,在經濟利益誘惑下演變成“文化搭台、經濟唱戲”,遺產蛻變為“產出效益”。
這似乎成為“申遺”成功後的普遍現象:一旦某地的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其品牌效應便迅速放大,成為旅遊業的“金字招牌”。“申遺”的意義,很大程度上被放大為對GDP的貢獻率,並被遺產所在地政府津津樂道,而進行有效的遺產保護卻被拋在腦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