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跨國救援”包含兩層意思:一是間接的跨國救援,是合作的形態,在事發後的第一時間成立聯合指揮部,共同協商處置方案,選擇上策,預備下策。二是直接的跨國救援,那就是本國第一時間派出突擊隊,協助當地警方進行救援行動。
跨國救援成功案例
以色列跨境奔襲3000公里
事實上,國外早有“跨國救援”的先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問題研究專家梅建明告訴記者,以色列長期以來受到阿拉伯國家的敵視和圍攻,其對於國民安全的保護格外重視。以方的跨國救援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可實施長時間、遠距離救援,從前期策劃到後期收尾的運作達到滴水不漏,但是最致命的問題是以方為了救人會置國際法於不顧,這和該國長期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中有關。
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航客機在地中海上空被劫持,劫機者將人質軟禁在非洲腹地烏幹達恩德培機場,要求以色列用人質交換被關押在以色列等國的53名恐怖分子。
事件發生後的幾分鐘內,以空軍就做出了“客機可能被劫持”的判斷。以政府迅速從外交、軍事等多方面開始積極準備。
一方面,“原則上答應”劫機者釋放囚犯的要求,換來的是劫機者主動將最後時限推後72小時;另一方面,情報機關“摩薩德”的特工迅速滲透進烏幹達,摸清了機場守衛情況,國內的工程師搭建了一個候機樓的原尺寸模型,供特種部隊演練解救戰術。
7月3日15點30分,以內閣下令執行“雷電行動”。200名突擊隊員搭乘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經過7個多小時、3000多公里的飛行,抵達恩德培機場上空。駕駛員聲稱自己的飛機出了點小故障,需要降落。機場值班員同意了降落。第一架運輸機強行滑出跑道,盡可能靠近候機樓,一支車隊從機艙里駛出。打頭的是一輛吉普車,後面是一輛奔馳轎車,里面坐著烏幹達總統“阿明”。
守衛大樓的烏幹達士兵連忙立正敬禮。但他們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便在一陣短促的槍聲中倒下了。卸下偽裝的突擊隊員們衝進候機樓,用希伯來語喊道:“臥倒!臥倒!”以色列人質聽到祖國的語言,迅速趴在地上,而夾雜在人群中的恐怖分子凸現在大廳中央,被迅速擊斃。突擊隊員與人質旋即登機,安全返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