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長春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舉行會談。 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北京專家認為,權力轉移、經濟援助、安全問題,可能是金正日此訪三大重點。專家稱,朝方此次在朝核問題上的表態,似乎比過去更為積極靈活,是將“球”踢給了韓美一方。
文匯報報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向本報指出,金正日時隔僅3個半月再度訪華,如此頻密,是比較特殊的。金燦榮認為,金正日此行可能主要有三大目的:首先可能是為9月朝鮮黨代會上可能出現的權力轉移取得外部理解;其次可能是經濟援助議題,之前外界傳言朝鮮貨幣改革失敗,且目前又遭遇特大洪災,經濟可能更為困難;第三則是“天安艦”事件後,朝美、朝韓關係緊張,安全問題將是雙方會談一大重點。
3月內訪華 或釋3信號
金燦榮表示,從目前的報道來看,朝方沒有像之前那樣將美消除對朝敵視作為六方會談重啟的必須前提條件,似乎表態比早前更為積極靈活。但金燦榮相信,短期內要恢復和重啟六方會談仍相當困難,但從長期而言,六方會談仍不失為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選擇機制之一。
知名評論員宋曉軍認為,現在問題的關鍵是韓國願不願在“天安艦”事件徹底解決前重開六方會談,“實際上,中朝目前已將‘球’踢給了韓美一方。”
京專家:美對華或轉“強硬”
另外,據台灣媒體報道,在中美正因南海問題再生齟齬之際,美國多個智庫近日陸續發表專文,希望美國行政部門修正對華策略,要外交、軍事雙管齊下,預備因應中美未來可能的衝突。對此,北京專家向本報指出,美國所謂“巧實力”外交,只是手段和姿態有所不同,但終極目標仍是追求美方霸權,如果達不到目標,仍可能轉“硬”。
中央社報道,美國“卡都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學者伊森博格指出,美國防部今年度中國軍力報告顯然會讓許多保守派人士失望,因為奧巴馬政府內部對激怒中國的擔憂,不但使報告延誤5個月,許多陳述也更趨和緩。
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的卡洛爾則認為,中國軍力持續快速增長,但美軍事預算卻持續減少,美國行政部門未來應更加重視台灣與人權議題。他說,奧巴馬政府為了取得中國在氣候變遷等問題上的合作,幾乎已經是刻意忽略中國的人權問題。
美智庫促修正對華策略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馬沙表示,奧巴馬政府希望以和緩態度面對中國,以爭取兩國關係的進一步升溫,但這個目標跟策略顯然已經失敗。馬沙建議,美中之間的衝突有進一步升高的可能,美國應妥善準備外交及軍事雙軌的因應措施,以處理可能出現的危機。
針對美國智庫的上述論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美國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指出,美國雖然釋放了與國際社會積極對話協作的信號,但在國際社會重塑美國霸權、扮演國際領導者角色的目標卻沒有任何變化。不論是布什還是奧巴馬,實際上目標都是一致的,所謂“巧實力”外交,只是手段和姿態不同,如果達不到目標,都可能轉“硬”。不過,袁征也同時指出,雖然中美間固有的結構性矛盾與分歧一時難以解決,但中美在諸多雙邊、地區和國際事務均有合作需要。而奧巴馬政府和美國主流民意和輿論也認為,對華接觸合作,保持兩國關係良好氛圍對雙方都非常重要,相信中美未來會通過對話與協調理性看待和解決彼此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