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前昨兩日,省委書記汪洋到肇慶就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等進行調研。
南方日報報道,肇慶是珠三角貧困人口最多的城市。全市山區人口占總人口的七成多,有186個貧困村、2.9萬貧困戶、11.34萬貧困人口。
汪洋與省領導林雄、徐少華、李容根一道,在肇慶市委書記覃衛東等陪同下,翻山越嶺,風塵僕僕,實地考察扶貧開發工作的落實和進展情況。
位於廣寧縣西北部的坑口社區現有農戶1795戶、6050人,其中貧困戶94戶、397人。對口幫扶的肇慶市公路局結合實際,積極開展種養幫扶、助學幫扶、社會幫扶,大力扶持當地改造舊商鋪、水電站和撫育茶竹等,“雙到”工作開局良好。
沿著崎嶇的山路,汪洋來到了貧困戶薛滿煌辦起的“立體種養”場。薛滿煌興奮地說,在市公路局的幫扶下,他承包了2畝半魚塘,飼養了8頭肉豬,種了2畝半沙糖桔,預計今年全年收入可達17000多元。“按照人均收入2900元的標準,今年我家脫貧沒問題。”
父母長期患病和子女上學的雙重負擔,是薛滿煌一家貧困的主要原因。
汪洋問:“現在老人參加了新農合嗎?看病能報銷多少?”
薛滿煌回答:“在本鎮治療的,能報銷70%。到縣城治療的,能報銷60%。這兩年老人看病費用5萬多元,家裡借了不少錢。”
汪洋給薛滿煌“打氣”,希望他全力抓好“立體種養”,賺錢還清債務,並下決心把孩子培養好。“兩個小紅領巾成績好嗎?”下轉A07版
薛滿煌的女兒薛玉瑩小學剛畢業,新學期準備上初中。她拿出作業本說:“汪伯伯可以給我寫一句鼓勵的話嗎?”
汪洋欣然拿起了筆,寫下了———“希望你刻苦學習,用知識改變自己、改變家庭、改變家鄉的命運!”
臨別時,汪洋鼓勵薛玉瑩:“等你考到全班第一名,寫信告訴我!”
懷集縣詩洞鎮三合立體養殖場是佛山南海區大瀝鎮幫扶的項目,目前共投入85萬元幫扶資金發展養豬、養魚,預計全年收入可達到12.18萬元。
大瀝鎮駐村工作組組長熊映從發達的珠三角來到貧困山村,感到反差很大。“我真沒有想到廣東還有這麼落後的地方!但扎根山區,看到群眾脫貧致富的迫切心情,我們也有信心和他們一起改變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