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號事件發生後,美國感到這是鞏固它在亞太霸權地位的大好機遇,立即牢牢抓住這一契機,調兵遣將、炫耀武力,在軍事、外交上大力支持韓國,並趁機加強與日本的同盟關係,與韓國達成延長美軍駐韓時間的協議;同時又利用東盟一些國家與中國之間在南海島嶼主權和海洋權益的爭議對中國發難,借此加強其在東南亞的地位。中國無意與美爭奪亞太主導權,但在國力提高後採取若干措施加強對海洋權益的維護,例如要求美國及其他海洋大國遵守海洋法尊重中國在其經濟專屬區的權益,派遣艦艇在國際水域航行和進行科學考察,在某些爭議區域以適當方式顯示自己的主權等等,這是應有之義。但美國恰恰認為這些要求和行為打破了它原來設置的底線,妨礙它的“自由航行”,而持反對、保留的態度。在此形勢下中美之間一輪新的戰略博弈是不可避免的。
這場戰略博弈是否會導致戰略對抗?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第一,中國已明確表明,不反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而且歡迎美國在亞太地區發揮積極作用。第二,中美兩國經濟相互依存性越來越強,已形成某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第三,中美在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特別是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上具有共同利益,在維護西太平洋—印度洋航道安全上,兩國利益也是一致的。第四,中國堅持通過和平談判解決與鄰國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上的爭端,主張在爭端最終解決前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目前中美在海洋權益上的矛盾,是局部性的而不是全局性的利害衝突。因此經過一段時間交鋒、談判,包括戰略試探、摸底,逐步達成戰略妥協,建立新的平衡,使局勢相對穩定下來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如果雙方決策錯誤,也不能排除發生對抗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