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局長邱騰華建議,至2020年將本港核能發電比例調升至50%,以取代燃煤發電。對於本港電力公司是否已開始與內地商討增加輸入核電安排,他沒有正面回應。明報
|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特區政府建議推行一籃子減碳措施,以應對氣候變化,主要針對電廠及運輸兩大排放源頭,包括大幅提升核電使用至整體一半,以及推廣環保陸路運輸,目標於10年後把全港環保私家車比例提升至三成,路面行走的巴士和貨車至少要有15%是環保車種。若各種措施落實,香港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會較2005年減少19%至33%,人均排放會較05年減少27%至42%。
明報報道,特區政府耗資880萬元委託顧問,用了兩年半研究氣候變化對香港的影響,以及提出應變措施,環境局長邱騰華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結果。他建議在2020年將香港的碳強度(即每單位本地生產總值的碳排放量),較2005年水平減少50%至60%。
若香港到2020年達到上述標準,預計到時香港的碳排放量會由05年的4200萬公噸,減至2800萬到3400萬公噸,相等於減幅19%到33%;人均排放量亦會由6.2公噸,下降到3.6至4.5公噸。
邱騰華:香港有責任前進一些
中央政府去年11月已公布訂立國家自主行動目標,在2020年把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40%至45%。邱騰華說,香港作為發展較成熟的城市,“有責任前進一些”,因此把目標訂得更高。
地球之友:目標較聯合國低
邱騰華形容是“甚具挑戰的目標”,事實上,若以聯合國建議發達地區,應以1990年為減排基準,到2020年應減排最少25%,而政府剛出爐的目標,相等於減排20%。地球之友推算,政府的目標較聯合國目標多排放152萬公噸二氧化碳,足以填滿12.6萬輛電車。
發電與運輸分別佔全港碳排放的67%和18%,政府提出的減排措施,亦針對該兩大範疇,包括提升各車種的環保車輛比例,以及推廣碳排放較低的生化柴油;香港九成用電來自建築物,政府亦計劃推行措施,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
特區政府昨推出諮詢文件,諮詢公眾就香港未來10年應對氣候變化策略表達意見,至12月10日完結。樂施會對整份逾60頁紙的諮詢文件之中,政府有何措施協助弱勢社群面對氣候變化墨極少,反映政府僅把氣候變化視為環境問題,不夠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