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主要的圖還在。
周功鑫:圖在,這邊也燒了一點點,就差一點點。
主持人:還算是搶救得好。
周功鑫:因為是卷起來,所以卷起來一定是前端的部分,搶的快嘛。
解說:被火焚後,較短的《剩山卷》被高價買買賣賣,始終流於民間,多年後才被浙江博物館從書畫鑒定名家吳湖帆手中購得。而較長的《無用師卷》則輾轉流入了清宮,1948年底,它與數十萬宮藏文物一起被運往台灣。
主持人:其實是兩年前,陳文茜找您說劉老板想跟您見個面。
周功鑫:對,沒錯。
主持人:然後就起了這段因緣,可以說說那段故事嗎?
周功鑫:可以呀,因為那時候因為陳文茜是我們指導委員會的委員,也是我的好朋友,當時他說我給你介紹一個媒體人,也是文化人,就是劉長樂劉總裁,後來席間劉總裁提到了就是說那個《剩山圖》,我說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個《剩山圖》,他說有沒有可能將來有一天一起展,能夠合壁,我說這當然可能了,所以我們就在這樣的閑談裡面,劉總裁說他去努力那個部分。
解說:然而,要實現《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兩岸之間卻面臨著重重阻礙。
從1971年開始,台灣正式退出了聯合國,在之後將近二十年中,台北故宮的文物沒有進行過出境展覽。1989年,美國華盛頓國立美術館向台灣提出了借展故宮文物的要求。然而由於擔心大陸方面的反彈,最初台北故宮對赴美展覽並不贊同。最終美國特別授予台灣“安全歸返”的“司法免扣押保證”,使台北故宮重新開啟了文物的“出境”交流。
周功鑫:全世界現在各位也知道,這個本身這個文物都是來自於各個地方,可是大家這個民族意識在提升,對自己的文物的這個所謂的要求或擁有那個意念會比較強烈,那可是辦展覽的時候我們要顧慮到這個全方位的顧慮,所以我們就從1992年之後我們有這麼一個法令,我們覺得這是我們在我們整個的這個對外借展方面已經成了一個必要的條件。
主持人:如果沒有司法免扣押的話,如果文物借展的話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
周功鑫:我打個比方好了,如果我們這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那這個時候呢忽然有一個觀眾說,這些東西應該是不能再送回台灣,應該是要把它扣押下來,那這個時候法院一定要有行動,如果沒有行動他一定會鬧,那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當你要去處理,那一定會展覽要停止,那這樣我們也知道一個國際展覽需要投注的無論是經費、人力還是時間都是非常大的,我們在全世界做任何展覽,為什麼要有這層法令,也就是要避免那樣的尷尬,或者是那樣的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