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8日電/德國之聲網9月17日載文《中國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引發爭論》,摘要如下:
當前,人口老齡化問題在中國日益尖銳。延長法定退休年齡作為可能的應對辦法之一長期引起爭議,最近又因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員的表態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是否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中國早在1999年就已經正式進入老齡化國家。關於推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討論,也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進一步發展而逐步升溫。
按照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建立並沿用至今的企業職工退休制度,男性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幹部為55歲,女性工人為50歲。但是,60年間中國的人均壽命大幅提高,按照現有制度,勢必造成勞動力的浪費。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主持的相關研究課題,一些專家希望“小步漸進”提高中國法定退休年齡,以減緩社會養老金負擔,2015年開始到2030年,每3年提高1歲,一直提高到5歲為止,退休年齡從60歲到2030年男女同齡退休65歲。
這一專家意見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支持方認為,勞動者有要求繼續勞動的權利,過早退休在某些行業如醫療、教育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另外,推遲退休年齡還能減少政府養老金的支付壓力。反對一方則認為,國家無權強迫勞動者延長勞動年限,某些特殊行業如礦工、司機等60歲後勞動能力逐漸衰減甚至喪失,而且這個舉措還會加大年輕人的就業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