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9月11日晚,日本用一枚H2A火箭,將該國首顆導航衛星“導”號成功送入軌道。這標誌著日本也加入了獨立建設衛星定位系統的國家行列。
廣州日報報道,至此人們看到,美國之後,俄羅斯、歐盟、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家聯盟都加入了衛星定位系統的競爭。而印度也不甘示弱,早在今年4月就宣布要在明年發射自己的導航衛星。衛星定位系統儘管耗資巨大,卻仍受大國偏愛,個中原因何在?
大國雄心還是被逼無奈?
美GPS系統關鍵時刻“掉鏈子”,造成印度導彈試射失敗
不受制於人,有技術研發實力,有能力保證經濟發展,有維護和平的威懾力,才是大國的象徵。而獨立建設衛星定位系統,從某種角度上說正是所有這些象徵的濃縮。大國或者謀求大國地位的國家,無不對衛星定位系統情有獨鐘。
曾幾何時,航天技術似乎只是俄美兩國的專利。然而就在近10年間,探索太空呈現多極化。從衛星研製發射到行星探測,中國、印度、日本、歐盟、巴西的身影不斷湧現,有的自起爐灶,有的合縱連橫,一時間太空開發風起雲湧,同時也成為大國博弈的重要戰場。
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在任時期,曾大力推動“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的建設。他甚至稱,沒有“伽利略”計劃,歐洲“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附庸,首先是科學和技術,其次是工業和經濟”。所以,歐盟頂著困難也要上。2003年3月,“伽利略”衛星定位系統計劃正式啟動。
許多國家加入衛星導航定位競爭,還有安全上的擔憂和無奈。印度今年4月宣布要發射自己的導航衛星,源於去年試射導彈中受到的“刺激”。
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去年1月份試射時沒能擊中目標,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使導彈的衛星定位系統接收機沒能在彈載計算機和美國衛星之間建立連接,導致“布拉莫斯”偏離目標2公里。這促使印度決定今後在全球定位方面尋求減少對美國衛星的依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