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亞龍曾經是中國足球歷史上最具爭議的掌門人。在他掌權時期的中國足球徹底陷入穀底。離開中國足球,他又貴為中字號上市公司董事長。如今,他卷入了“反賭風暴”,留下“一地雞毛”供人津津樂道。從一個頗具文人氣質的官員,到身陷囹圄的階下囚,謝亞龍,一個“中國足球式”悲劇,他的落網,似乎昭示著:中國足球,真的有毀滅一個人的力量? |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大眾網報道,國字號球隊的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足球的水平,但在中國的國字號球隊中,並不是最好的球員都可以進入其中,要想進隊,甚至得要花錢。在代表國家隊參加比賽之時,球員們想的更多的不是國家利益,而是如何賺錢,他們甚至都會在國家隊的比賽中去賭球。相信隨著掃賭調查的深入,很多場國字號的假球也會被曝光!國家榮譽面前,他們居然如此喪心病狂,可見這些人已經喪失了起碼的道德底線。
當國腳不看能力看財力
作為球員,如果可以獲得國字號球隊的征召,進而代表國字號的球隊去參加比賽,那將是無比光榮的事情。正常來說,國字號的教練對球員的水平都很熟悉,基本上選拔球員不會跑出那30多名球員,最多也就40人左右。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國腳數量卻與日俱增,朱廣滬時期,征召過的國家隊隊員的數量竟然超過了100名,有人戲言,這些球員都可以效仿水泊梁山排座次了。
球員水平高,進入國字號,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在中國足球界,球員能否進入國家隊並不是能力說了算,而是要看自身的經濟實力。掏錢就可以進國家隊,這樣的事情在米盧帶隊參加2002年世界杯之前就開始在圈內傳開。當時米盧拋棄了幾名入選呼聲很高的球員,卻將部分名不見經傳的球員帶到了韓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後,隨著2005年謝亞龍上任,以及他所信任的蔚少輝擔當國家隊領隊,掏錢進國家隊的風氣變得更盛!
朱廣滬時期,入選國家隊的隊員是最多的,通常情況是,主教練會先圈定一份名單,但之後領隊也會圈上兩個人,足協某主席也會圈上兩個人,以此類推,國腳名單就會變得很龐大。對於這樣的事情,主教練無法抗拒。領隊可以說是足協主席的意思,這就無法拒絕了。所以在用人的問題上,主教練的底線是,參加集訓可以,但最後比賽的名單我來制定。受到這樣困擾的不只是朱廣滬,福拉多,杜伊在國奧隊也曾經發牢騷:“這個隊員我不認識,他就進來了,我怎麼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