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建民(左)與趙啟正(右)認為,大陸在總結30年改革開放經驗時,改革講的很透,開放講的不足。(中時圖) |
中評社台北9月28日電/日前訪台的前國新辦主任趙啟正、前中國駐法大使吳建民接受《旺報》社長黃清龍與主筆楊偉中專訪,談中國軟實力、韜光養晦,談不與美國對抗等等,以下為專訪主要內容:
問:我們注意到,近來大陸在軟實力的傳播和國家形象宣傳上做了很多努力,如孔子學院、拍攝廣告在CNN播放,以及加強媒體在英語世界的發聲量等等。首先想請兩位從你們豐富的經驗與觀察來談談中國在培育、發揚軟實力上面臨的種種問題。
中國人講究和而不同
吳建民(以下簡稱吳):說到“軟實力”,我更加喜歡“文化力”這個提法。為什麼中國的軟實力、話語權不強,大背景是因為過去幾百年西方文明占主導地位,對東方文明不了解。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事情正在發生變化,那就是亞洲正在崛起,國際關係的重心在向亞太地區東移,世界對東方文明的興趣在上升,亞洲要向世界介紹東方文明。我的觀點是,21世紀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不是中國製造,而是中華文化,當然,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美國學者杭廷頓談文明衝突,對世局發展有一定的預見性,但他對東方文明不了解,認為今後儒家文明會和伊斯蘭文明結合起來反對基督教文明。事實上,從歷史來看中華文明沒有搞過對抗,東亞沒有爆發過宗教戰爭,根源就是兩千多年前孔夫子講的“和而不同”。中國的廟宇可以供奉孔夫子、釋迦牟尼和太上老君,這在西方看不到。“和而不同”是21世紀世界應該走的道路。
趙啟正(以下簡稱趙):軟實力這個詞,我們從美國人那裡拿過來用要小心。建民剛才說不太喜歡用“軟實力”這個詞,我太贊成了。他說用文化力,文化力不完全等於軟實力,因為軟實力、硬實力有擴張性、有居高臨下性,有恐嚇感。而文化力則是平等的,不分高低。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把中國的文化力說出來,我們的文化傳播還是很弱。
認識一個民族,並不是從膚色、長相、貧富等等來認識,首先是認識文化。文化本身是抽象的,它必須透過言行和產品來表達,如孝順觀、讀書觀、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等。軟實力就是通過媒體、通過文化的表達形式(如繪畫、戲劇、小說)等載體來傳播的。
軟實力不夠有四原因
中國軟實力不夠的原因,有四點,第一,中國的語言障礙。全世界說漢語的人最多,使用漢語的國家卻非常少,由於語言的差異,使得學漢語不容易,由於中國相對落後,使得別人沒有學習漢語的急迫性。
第二,中國改革開放比較晚,外國人來中國的太少,不知道中國的真實情況。凡是來到中國的,比沒到中國的對中國的認識多。就歐美來說,企業家對中國的了解比政治家準確,因為企業家要仔細衡量中國,看這裡適不適合投資。
第三,中國硬實力不夠,我們沒有CNN,沒有美聯社,確實是不行。另外,還尤其表現在我們記者的交流困難,即使中國記者外文好,外國的新聞源也不會首先告知中國記者新聞消息,他們有民族界線。
第四,意識型態的差異。比如這次馬尼拉人質事件,如果發生在中國還了得?一定全世界來批判。西方也不是那麼公平、公正。柴契爾夫人回憶錄《治國方略》中就明確說,不能讓中國領導亞洲,一定要扶植印度和日本來抗衡。可是我們沒說過要領導亞洲。日本提出雁行理論,但中國從沒有做帶頭雁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