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效應 美商施壓華府重啟TIFA談判
延宕多時的TIFA重啟談判,轉折到底為何?事實上,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簽署,讓美商備感壓力,並直接向美國政府施壓,是造成TIFA重啟的重要因素。
TIFA始於一九九○年代,台美在此平台上解決雙方的貿易爭端;二○○二年至二○○五年因稻米進口及智慧財產權問題,曾經停開,TIFA技術層級會議也停擺。
二○○七年後,台美關係可以說“成也美牛、敗也美牛”,美國希望台灣開放帶骨牛肉進口,但台方卻因“健康”疑慮不點頭,美國就以TIFA“卡”住台灣。
二○○九年,台灣終於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美方也準備年底重開TIFA。不料,“立法院”修法禁止美牛內臟及絞肉進口,美大表不滿;政府全力滅火,但美方怒氣未消。
近一年來,台美雙方溝通依然密切。而帶骨美牛確實進口台灣,雙方貿易額也沒有因禁止內臟絞肉進口而下降;數字會說話,美國漸漸消氣。
此外,ECFA改變了台灣在亞太地區的經貿地位,當時在台的美國商會相當緊張,不但向美政府施壓表示“再不重視台灣,別人會一直進來這個市場,將不利美商”,甚至組團赴美向國會進行遊說。美國考量利弊得失後,終於點頭重啟TI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