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五中全會前瞻:勾勒未來五年社會民生發展圖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8 17:39:05  


 
全會實現“雙向溝通”

  根據《黨章》,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葉篤初教授表示,中央全會通常的議程是聽取中央政治局報告工作、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等等,這種體制自黨誕生之初即從法規上得到確立。“從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這種中央全會領導制度日益趨於正常完備,步入成熟的民主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2003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會報告工作列為全會的第一項議程,表明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進一步發揚黨內民主、增強黨的活力的努力。屈指算來,這一工作制度至今踐行了7個年頭。“中央報告工作制度日趨鞏固、完備、成熟。我們發現近幾次報告,從思想內容到文字風格上都有顯著進步,更顯誠懇、嚴謹、務實,思想理論更具前瞻性,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顯著增強”,葉篤初說。

  近年來,隨著黨務公開、黨內民主建設的推進,每年例規舉行的中央全會,均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公開方式,在第一時間公布消息或發表文件,並通過網絡等現代傳播方式,接受廣大黨代表、普通黨員和人民群眾的監督。近幾次全會工作報告也都以正式文書檔案形式,在黨的《重要文獻選編》及授權書刊上公布,有的還做成電子書或網絡版供國內外群眾閱讀、傳播。

  這些努力顯著拉近了廣大黨員同中央領導的距離,拉近了社會各界包括媒體輿論同執政黨的重大政治動向的距離。“這在我們黨的漫長發展歷史中,確有盛況空前之感”,葉篤初說。

  “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社會性的日趨走近中央全會現象,成為新世紀當代中國政治的最新景象,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突出標誌。”葉篤初說,人們越來越趨走近中央全會之日,亦即黨和政府以主動姿態,努力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擴大民主、改善民主之時,這絕不是偶然的。“在這種情況下,黨務公開,從封閉走向開放,而社會公眾對執政黨關注,從疏離到知悉,乃至接近和參與,這是勢所必然。”

  如果說是人們關注中央全會,何嘗不是中央全會貼近人民,然而僅有一種黨的主動,還不足以形成這種局面,同時需有人民的主動。“黨的主動得益於明智,人民的主動得益於開化。二者結合互為因果、構成富有以人為本深意的積極的‘雙向溝通’,加上不可或缺的媒體的中介及傳播作用,從而形成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政治生態進化”。葉篤初說,所有這些,最終當然都是由社會主義制度本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所決定,是堅持黨的領導和維護人民主體地位的執政理念的必然結果。

  對於中央全會的關注,必然也就帶動了對公眾所在地方和部門工作的關切。受訪專家認為,一個地方、部門的成熟的領導者,應當有意識地把這種趨勢和現象作為寶貴資源去加以推進和強化,使自己處在更加主動的的地位,帶領民主政治的健康前行。

  自今年年初,中央各部門,地方從省、區、市到縣領導,紛紛到第一線進行摸底調查、核實數據,特別是傾聽基層幹部、群眾對社會經濟發展意見,對人民至為關注的物價、住房、醫療、教育以及環境等突出實際問題著手“標本兼治”。

  “其間頻頻發生的意外災害,更促使人民要求願望凸顯出來,也使‘十二五’時期黨和政府努力順應人民期待的新要求凸顯出來,這確是五中全會題中應有之義”,葉篤初認為。

  7月2日,政治局會議為五中全會作重要準備之中已然宣布,要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9月28日的政治局會議又對此再次加以強調。“事實表明,有關民主、民生內容的多少,同社會公眾的關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由此,再次證明人民是講求實際的,黨的決策也必須是求真務實,才能受到人民關注擁護”,葉篤初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