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長期關注台灣政治發展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很多政策是民進黨可以做、可是國民黨作了就是“賣台”、“不愛台灣”;民進黨籍政治人物犯錯,都可以“不要政治口水”、“應放棄黨派成見”等藉口,來模糊這些政治人物原本應負的責任,而國民黨官員卻必須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指責,一句“自我感覺良好”似乎還嫌太輕呢。
社評說,這正是當前台灣政治無法釐清正義、公平原則的癥結所在,更是為何台灣的民主政治還久久無法跳脫出政黨惡鬥的內耗中,而自我耗弱。
就以此次凡那比颱風重創高雄市造成嚴重水患的媒體反應,就可得知民進黨是如何地享有“得天獨厚”的關愛了。
正當凡那比颱風肆虐高雄市時,高雄市長陳菊和兩位副市長都分別在官邸“休息”,而市府防災中心是由消防局長坐鎮指揮,等於是家中沒大人!當國民黨高雄市議會黨團質詢高雄市政府時,陳菊及一干首長原先想以“耍賴”的方式拖過,但由於受到媒體的質疑,最後由李永得副市長出面召開記者會,公佈陳菊當天的行程,並輔以模糊不清的錄影帶做為證據。即便媒體追問,李永得甚至於質疑為何不能“休息”,還以冷笑回應。
社評說,雖然最後陳菊及市府首長以鞠躬道歉交代,其中的疑點仍有待釐清。但諷刺的是,當凡那比颱風造成大高雄地區水患時,民進黨及泛綠政論節目皆說“應以救災為重”,只希望能維護陳菊的聲望,免得衝擊到她的連任之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更說,“人總會累的,不能苛求。”試問,倘若發生在馬英九或台北市長郝龍斌身上的話,那她又會說同樣的話嗎?
即便國民黨或其他政治評論者接痛批陳菊及高雄市政府說謊,卻又能耐她何?既怕投鼠忌器,不敢下重手,又不敢高舉政治責任大旗,反而讓她輕易過關。
倘若此事發生在台北市的話,那又會是怎樣的場景呢?長於作秀的民進黨市議員,鐵定會抓住此良機,接二連三地召開記者會痛批郝龍斌及市府團隊,根本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自我感覺良好,根本是外省人情結作祟,簡直就是崇禎皇帝再世等等。
為何一件原本是非對錯非常清楚的政治責任問題,卻因牽涉到民進黨政客而變色了,那人民福祉到底在哪裡?也難怪很多選民根本早已對政治失去信心,認為兩大黨根本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物以類聚而已。
社評說,縱使馬英九決心帶領台灣民主制度回歸正軌,深盼兩黨能以溫和、理性態度問政、相互監督制衡,但總是有少數激進政客藉由不當手段來操弄對立,讓偏激言論當道,反而阻礙了善良政治風氣的傳播。
平心而論,既然是民主政治,就應當是由人民當家作主,政黨只是一個媒介,政策的是非對錯當由人民做最後決定,絕非是政客可以操作的,更不是“誰大聲、誰就對”的飆話競賽。
在過去民主化的進程中,我們歷經了激情、非理性的時代,一切是非公理皆以藍綠立場來看。結果呢,不但讓台灣停滯於政黨惡鬥,消耗國家成長的動能,更喪失了許多國際競爭的優勢與契機,難道這些政客都不必負責嗎?
社評說,如果說台灣在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壓力的最好制衡手段就是民主制度,那藍綠政黨及國人就應當有此共識,惟有將台灣的民主政治向上提昇,才有吸引對岸人民的要件,也才是抗衡中共武力威脅的利器,也將是我們向世人宣示中國人也可以採行民主制度的最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