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中共第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第十二個五年規畫(十二五規畫)的建議,確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主軸,“十二五規畫”將使未來5年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從外需向內需,高碳向低碳,“國富民貧”向“國富民富”方向轉型。
旺報社評指出,事實上,大陸在“十一五規畫”即已提出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政策方向,“十一五規畫”執行期間,經濟成長及人均收入雖大幅超過原訂目標,但對出口及投資的依賴更深,民間消費增長遲緩,擴大內需成效不彰,而且雙元經濟現象日益凸顯,人均收入增加趕不上經濟成長的速度,勞動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降到歷史新低,貧富及城鄉差距日益擴大,已嚴重影響大陸經濟及社會的和諧發展。
“十二五規畫”將致力擴大內需,增加民間消費,完善收入分配,縮小城鄉差距等列為重大戰略任務,就是為了完成“十一五規畫”未竟之功,扭轉雙元經濟現象。但是,“十二五規畫”要能成功達陣,關鍵在於能否掌握根本問題之所在,徹底扭轉“十一五規畫”執行的偏差。
追根究柢,大陸經濟轉型的成敗關鍵在於能否“藏富於民”。大陸從社會主義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政府掌握的龐大國有企業並未有效移轉民間經營,以致經濟發展成果壯大了國家財力,但為國企打工的眾多勞動階層仍是以微薄薪資度日,形成“國富民貧”的現象。在金融海嘯後,“國進民退”的畸形現象讓問題更趨惡化。根據相關統計資料,去年大陸500家最大民企的稅後利潤總和,還低於最賺錢的兩家國企─中移動及中石油加起來的利潤;大陸前20家最賺錢的企業沒有一家是民營企業。迄今大陸重要行業包括金融、石化、電信、交通運輸等都是以國企為主,金融海嘯後進行企業整併,也是以國企為核心。這些國企享用龐大公眾資源,賺取壟斷利潤,對經濟效率及社會公平均有不利影響,也是深化市場改革的最大障礙。因此,“十二五規畫”的執行,必須貫徹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企的發展,才能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大陸要有效擴大內需,增加民間消費,前提須先讓人民富起來。大陸經濟迄今仍高度依賴以廉價勞力為基礎的加工出口業,在增加出口及創匯的考量下,長期忽視勞工權益,從而造成勞工薪資偏低及勞資矛盾問題。北京已意識到愈來愈強烈的民怨,因而採取調高最低工資及推動工資協商制度等保障勞工權益的補救措施。但提高勞動收入的根本之計,仍在於產業的轉型及生產力的提升。“十二五規畫”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但這些產業可以吸收的勞動力非常有限,對提高整體勞動所得助益不大。因此,加速推動服務業及中小企業發展仍是未來必須加強努力的重點,也是提升勞動所得,擴大民間消費的重點所在。
加速城鎮化及縮小城鄉差距,也是“十二五規畫”的重要戰略任務,大陸當局正大力推動擴大城鄉基礎建設及提供完善的公有服務。但要讓各項建設能夠真正造福廣大人民,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將握有的龐大資源釋放給民間,透過市場機制完善各項軟硬體的建設,也藉此提高人民收入,真正做到“藏富於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