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3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的一篇特稿文章指出,梅姬颱風環流的驚人雨量,事前就被氣象單位所掌握,當局本就應繃緊神經,但蘇花公路遭受重創當天上午,不見業管的公路總局先行回報道路受災狀況,主動研判是否有民眾受困,卻是由受困半路的台灣導遊致電媒體求救,一直拖到入夜七時多,災後七、八小時,理應主導危機處理站在第一線的“交通部長”毛治國,才進駐宜蘭啟動救災機制,反應神經如恐龍般遲緩,“中央”所謂救災機制,根本官樣文章!
文章說,梅姬環流襲台,“中央防災機制”實則在18日就完成一級開設,新聞稿傳來傳去,眾多準備救難的官兵、機具大規模待命,但18、19、20三日都未傳災情,導致官員鬆懈,以致21日300多位民眾困在蘇花公路裡風雨飄搖、險象環生,待命兵力卻遲至七、八小時才出動。
既然無力掌握機先,亡羊補牢也時猶未晚。台灣人民無懼風雨的強悍性格與完善的電信分佈,21日蘇花斷路事發後,上午有導遊在險象環生裡致電媒體求救,民眾受困蘇花公路的訊息滿天飛。諷剌的是,政府傍晚以後正式啟動救災機制,此時“國軍”部隊才得奉令摸黑出兵,指揮特戰官兵連夜翻山越嶺,於22日凌晨“鑽”進殘破的蘇花公路清點受困車輛和旅客。試想,這項救災機制如果是在白天視界良好黃金時間啟動,失蹤者就能多點生機、受困者也能少點風險、少點抱怨。
政府為什麼21日遲至晚上才啟動蘇花公路的救災機制?站在第一線的政府單位有義務對外界說明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