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日電/中國地產業以及房價的走勢至今難明,因而所有與之相關的信息總能引起人們探尋的欲望。10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重申“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因此次會議主要部署今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工作,由此判斷,地產業面臨的政策高壓不會出現鬆動。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報道,這給急切盼望房價下跌的人們再添一絲信心,但樂觀也許僅此而已。至今,針對房價的高壓政策接連不斷,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一起夾擊。但令人無奈,面對如此高壓,房價卻並未出現實質鬆動。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1%,漲幅比8月份縮小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5%;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3%,漲幅比8月份縮小0.4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5%。——漲幅縮小,但價格卻一直在漲。這種狀況持續了很長時間,雖然官方解讀為房價漲勢得到了控制,但公眾對此顯然不予認同。
當然,強力壓制需求,同時收緊資金鏈,假以時日終會壓垮地產商,房價出現鬆動並非絕無可能。問題在於兩個方面:一,鬆動的政策底線在哪裡?地產業的經濟支柱字眼,沒有出現在《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但新支柱沒有成熟之前,很難想象舊支柱不會再發揮餘熱。二,通脹的現實,為房價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針對房價的宏觀調控政策,目前正在面臨來自社會情緒和通脹的雙重壓力。9月份3.6%的CPI漲幅儘管沒有超出預期,但其顫顫巍巍近乎走鋼絲的狀況,與其說顯示了可控的政策信心,不如說強化了現實嚴峻的市場預期。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重申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也強調採取措施穩定市場價格。央行調查統計司10月27日發布的《2010年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則從國內國外幾個方面分析了物價上漲的壓力。應該說,這是目前頗為清醒的通脹形勢認識。國際上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升。自中國重啟加息以來,美元走勢雖有所轉強,但長期來看,美元繼續走弱將無法回避,使得我國的輸入性通脹短期內難以得到實質性控制。
而我國當前的貨幣信貸環境仍“較為寬鬆”。央行報告這種修辭上的委婉,其實並不能消除事實上的形勢嚴峻。由於輸入性以及內生性的通脹共同作用,我國各種資產價格水平正在形成新的定價機制。當前幾乎各種產品價格都出現上漲,其實就是通脹作用下的重新定價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房價儘管受到政策打壓,但從根本上卻得到來自通脹的強力支持。當各種產品都出現明顯漲價之時,如何能夠指望房價會逆勢而動?何況,對於資產的保值增值,中國普通公眾並沒有太多的渠道。
在政策高壓下,房價再次出現暴漲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顯著惡化,地產業短期內也不可能獲得第二春。可以說,地產業目前處於上有高壓下有支撐的態勢。遠期而言,只要國內巨額信貸以及民間資本找不到其他出口,房價就會持續得到流動性的輸血。近期來看,通脹勢頭得不到扭轉,房價也難以自行掉頭。“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政策重申的另一面,其實凸顯了上漲的現實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