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5日電/南美國家哥倫比亞財政部長埃切韋裡(Echeverry)3日公開指摘美國﹕“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正向我們(指新興市場)發動攻擊”,言詞之嚴厲令人側目。此語若非來自具公信力的路透社,以及是引述他的原話,筆者也不敢輕信。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應可充分反映出哥倫比亞這個南美小國正面對的熱錢衝擊是何等嚴峻。奈何,像香港一樣,美國已決心透過瘋狂印鈔來自保,其他國家的利益,山姆叔叔當然不會考慮。幸好,一如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所言,市場至今還是相信美元,否則境會更堪虞。
明報報道,當大家閱讀本文之時,作為美國中央銀行的聯邦儲備局,應已宣布了新一輪美其名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印鈔規模。然而,只要大家稍有留意這方面的報道,不難猜度得到,聯儲局新一輪的印鈔規模,應在5000至1萬億之間。事實上,打從今年8月底起,聯儲局中人已多番明示或暗示他們構思中的行動是會逐步實現的,而且最重要的信息是,這回印鈔是為改善美國的失業率。換言之,只要一天美國失業率不掉頭回落,美國聯儲局都會繼續印鈔。今次即使只印5000億美元,明天亦可加印另外的5000億美元。
由於美國瘋狂印鈔,相當部分自然會向全球金融體系四竄,而包括香港在內的新興市場正是熱錢流竄的主要目的地,因為新興市場的經濟畢竟還有可觀的增長。當熱錢湧入之時,經濟短期而言是會受惠的,例如資產價格會急升,貨幣會升值,大家感覺會十分良好。目下的香港,正處於這樣的狀態——樓市股市齊,對於不少愛投機的港人來說,眼前生活正十分美好。
3日,香港恒生指數一天之內急升了接近500點,創下兩年來的新高。但問題是,熱錢會嚴重扭曲一個地區的經濟結構,更危險的是,當熱錢一旦撤退,資產價格隨時大跌。對於經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3年SARS一役所帶動的資產價格急跌的港人來說,相信還是猶有餘悸。
因此,很多人都在問﹕各國豈非真的沒有方法阻止美國瘋狂印鈔的舉動嗎?對此,本地官場耳語謂,由於美國是當前世界的第一大權,美元又是世界上的主要儲備貨幣,短期內難有另一種貨幣可以取代美元,故此除了在公開場合批評美國的做法外,各國恐怕亦只能透過一些行政手段,例如管制外匯流入、向熱錢徵稅等等,減低美元犯濫對自己經濟體系的衝擊。
這或許印證了一些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巴西、哥倫比亞等的官員,為何近月來陸續公開批評美國的貨幣政策。奈何,要完全制止美國的高危動作,恐怕大家都是束手無策的。
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昨日在北京便公開指出,“美國這種(無限印鈔)的高度自由,可能只有美國才擁有,因這是生自她是當今世上最大的經濟體,以及美元仍是全球的儲備貨幣。事實上,若然美國當前的幾組數字,如貿易赤字、財政赤字及負債總額,是發生於其他較次一等的國家,其貨幣早已消失了,更不用說可以再搞什麼‘量化寬鬆貨幣’。”
幸好一如任總所言,美元匯價雖然疲弱,但總算還是國際金融體系的一大支柱,還未至崩潰的地步,否則世界金融體系會蒙受更大的破壞。
在發言稿裡,任總援引了歷史的教訓。他說,“作為一個前中央銀行家,我十分羨慕美國聯儲局擁有如此大的自由,可以向經濟體系注入重重的刺激劑。然而,能夠成功地透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促進持久經濟復甦的例子十分之缺乏。相反地,歷史上充滿國家濫發貨幣導致國力衰敗的例子。”
由於香港及內地數以萬億計的人民血汗已投放於美元資產,因此炎黃子孫如今只能盼望,今次美國的結局在人類歷史長河裡是一個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