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當時投的標書有何優勢?
陳維亞:當時亞組委確定,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的文化定位是:“立足中華文化、融合亞洲文化、彰顯嶺南文化”。我想,我們的方案應該更符合這個定位。當然,奧運會的導演身份對競選亞運會也有優勢,因為大型活動做得比較多,也更了解大型活動的規律和特點。我們這個團隊有一個共識,就是一定要克服和消除團體操形式,那就要考慮怎樣把新的方式編排到表演中。雖然做了奧運會,但在藝術上,我們始終追求從零開始。
記者:有人說,團體操是我們的優勢,為什麼要克服?
陳維亞:在中國,老百姓看大型活動的開幕式看得太多了。再使用團體操的形式,不能調動百姓的興趣。即便在編排上創新,也避免不了重複的痕跡。可以說,團體操在現在這個年代有些落伍了。而聲光電、空間的運用才是發展的方向。
記者:這次開幕式是否會摒棄團體操?
陳維亞:其實北京奧運會也沒有完全摒棄團體操的表演。但這次亞運會追求的是更浪漫、寫意的表達方式,應該不會讓觀眾有重複的感覺。
開幕主場地移師珠江海心沙
記者:離開體育場辦開幕式,是你的想法嗎?
陳維亞:標書最初要求的開幕式場地,是在廣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而且做出了體育場的模型,一開始創意競標方案也是根據這個模型做的。競標成功後,大約在2009年年初,廣東省領導提出,不在體育場做,在廣州城市中做行不行?最終,選址在了海心沙島。
記者:為什麼會選這個地方?
陳維亞:當時的海心沙島,是50年代就有的老舊被服場,位於廣州的新中軸線上,是新廣州。為了打造這個地方,當地進行了大規模拆遷改造,因此可以按照自己的創意設計場地。此外,我想亞組委也認識到了,奧運會開幕式是無與倫比的,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
記者:有困難麼?陳維亞:最後確定的理念,是以珠江為舞台,城市為背景。當時我也猶豫,地點定了後,就要具體做方案。所以在下決定之前,我和團隊曾想是不是給兩個方案,奧體中心也出一個方案,但這樣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最後團隊進行了表決,大家都舉手贊成在海心沙島舉辦。因此我們下決心把奧體中心(舉辦開幕式)這個後路斷掉。對亞運會開幕式這樣的活動,永遠只有成功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更沒有第三條路。
記者:新場地有哪些優勢?
陳維亞:開幕式第一次不在體育場了,到城市了,在珠江上,所以逼著我們在創意上,進行大幅度創新。改在大型文藝廣場表演,是觀念上的突破,非常珍貴。我覺得,如果還在體育場,在細節上創新,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我總說,中國老百姓看大型文藝活動看得最多。所以,在海心沙島上,我們反而先占了地利優勢,地方變了,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這次有一些重要的表演段落是獨創的,比如說180人的空中表演。
記者:遇到了哪些困難?
陳維亞:首先,這次工作量超過了奧運會。因為鳥巢給你了,盤子給你了,只要裝菜就行。現在是你要炒菜,還沒有盤子,你還得設計盤子。當時,海心沙島要進行全面拆遷,從挖地開始。拆完了後,建什麼呢?要把最終的大創意定死。建築公司、規劃都在等著你呢。所以,這次的工作量很大,場館設計必須考慮在內,我們考慮的細節,甚至包括“觀眾席要像船上的駕駛艙”,“幾個大船帆之間的具體距離”等等。
彩排內容不再對外保密
記者:是否擔心開幕式洩密?
陳維亞:我們不背保密的包袱。按常規,開幕式內容是應該保密的。但這次開幕式環境不同,主要表演內容是在海心沙島,等於是在鬧市區表演,與其保密保不住,遮遮掩掩,不如讓觀眾先看、多看。廣東省領導也表示,亞運會是城市的慶典,老百姓的節日,不如多演幾場。開放,這是廣州人敢為人先的個性。我們固有的這個保密觀念也要進行調整。當然,點火儀式還是要保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