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重上4000點並非奢
上海證券報報道,A股滬指重返3000點之後略顯踉蹌,殊不知外圍市場道指和恒指早已攀上11000點和24000點關口,分別相當於2007年滬指4500點和5000點的水準,因此即便滬指重上4000點,也沒有趕上美股和港股的漲幅。
另以關鍵指標估值衡量:2007年滬指創出6124點珠峰時,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總額逼近1萬億元;2009年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總額達到1.085萬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總額已達到1.2萬億元,提前創出歷史新高;以此增速測算,今年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總額將達1.6萬億元,10月底A股總市值27萬億元,據此A股整體估值僅16.87倍市盈率,這與由尖子選手組成的道指和恒指估值接軌,因此A股整體估值已較美股和港股整體估值低廉。
而輸入型通脹和A股泡沫這兩項風險指標也還未觸及紅線:將輸入型通脹作為風險指標的原因是,一旦輸入型通脹飓風再起,也會是全球市場步入調整的關鍵節點,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無論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牛熊切換的滯後性至多相差一個季度,單一市場很難獨善其身;A股泡沫可選取滬深300指數30倍市盈率作為高限,因為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過去30年的估值波動區間是在10至30倍市盈率,2008年滬深300指數估值最低時曾探至12倍市盈率,未來滬深300指數的估值高點也難超越30倍市盈率。
綜上,當上述兩項風險指標觸及一項時,投資者就應該保持謹慎,若兩項風險指標皆觸及時,投資者則應該果斷離場,而在此之前,依據股指和估值高度衡量,A股滬指重上4000點並非奢望。
投資品種若逆向思維,低價股的增長空間更大,這與風險投資的原理相通,彼得林奇曾言及:“那些街頭流浪兒、無家可歸者、窮困潦倒者、破產者、被解雇者以及其他失業者,只要他們繼續奮鬥和進取,他們就有可能成為困境反轉型。”
1998年三星電子巨額虧損瀕臨倒閉,但誰曾料想現在卻成為全球電子業巨頭,憑借的還是競爭慘烈的彩電、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年淨利潤總額最高時曾達到百億美元之巨;現在人人都奉蘋果案例為楷模,但10年前蘋果的特立獨行卻被視作IT界的恐龍,企業沒有破產還是有賴於蓋茨的善心,而今天蘋果已與微軟比肩。
類似的案例A股中也常見,ST重機、ST東電、ST東鍋的名稱現在已未聞,因為他們已變身為績優藍籌股中國船舶、東方電氣;而同樣憑借空調產品上市的美的電器和ST春蘭之間的命運互換更令人感嘆。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困境反轉的案例都是建立在企業進取和奮鬥的基礎上,即產品競爭激烈資本市場不看好但企業卻不斷投資和擴大市場份額,最終逆轉成為行業巨頭,完成一次類似風險投資的過程,因此投資者需關注的並非只有價廉一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