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亞運會首枚金牌13日上午誕生,中國武術運動員袁曉超在武術男子長拳比賽中以9.78分成功衛冕。這也是中國軍團在本届亞運會上的第一塊金牌。 |
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在亞運會這發節骨眼兒上想採訪袁曉超,那可是痴人說夢。雖然是個百戰百勝的武林高手,但是在廣州亞運會之前,除了圈裡人,知道他的還真不多。可現在不一樣了,鋪天蓋地的報道讓這個年輕的小夥子未戰先熱起來。看看前一陣兒寫袁曉超的文章,不是關機减壓,就是打牌减壓,可見首金在給了他盛名的同時,也給了他相當大的壓力。
其實原本首金和二金三金不該有什麼區別,但往往因為可以討個好彩頭而具有了特別的意義,對於中國人來說尤其如此。作為東道主,“以權謀私”地安排一個本國奪金低風險的項目作為大賽首金,也幾乎成了奧運會和亞運會項目設置中一個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具體到武術這個項目,絕對的中國特色,絕對的中國強項,作為一個非奧項目,老外們染指的機會實在是少之又少。要不是咱憑著東道主之利,20年前把武術拉進亞運會,20年後又給設成亞運首金,這國粹想在世界大賽的舞台上風光一把又談何容易?可以想見今天上午的武術賽場,得有多少鏡頭對準22歲的袁曉超,一戰成名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關乎這一個大項的榮譽,難怪只要參賽就沒輸過的“小超人”這回也如此緊張。
要說讓武術來打這個頭炮,討彩是次要的,真正的用心良苦大概意在奧運。中國為了推進武術進奧運,已經努力了10年。儘管北京奧運讓武術成為表演項目算是一個里程碑,但是走進正式比賽的賽場却還沒能真正被提上日程表。此番“榮膺首金”最大的功勞或許該是讓世界聚焦一次武術,讓更多的老外們熟悉它,愛上它,甚至開始學習它,掌握它。到了那時候,才是武術真正盼到了貼上奧運標簽的時候。(來源:新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