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首次進入亞運會大家庭的體育舞蹈。占絕對優勢的中國隊在兩天之內將全部10枚金牌毫不客氣地收入囊中,這也使得中國軍團的金牌數量僅3天就超過了50枚。不過,同樣可以預料的是,過於“小眾”的體育舞蹈在亞運會舞台上注定是曇花一現,這也使得中國軍團的饕餮之舉,多少有點兒“過了這村沒這店”的意味。
類似的比賽、類似的項目還有不少,這也決定了本屆亞運會賽場的冷熱不均。
同樣是冠軍爭奪戰,泳池的爭奪就顯得風光無限。雖然中國隊金牌也沒少拿,但幾乎每一場較量都和中日韓三隊有關,每一次觸壁都有可能改寫一段歷史。於是,運動員激情四溢,觀眾血脈賁張。世界“蛙王”北島康介連連失手,中國“一哥”張琳輸得莫名其妙……因為結局難料,這樣的比賽是不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的。
遺憾的是,金牌很多,懸念有限,以致連不少體育愛好者都把亞運會比賽視為“雞肋”。
不過,這種審美疲勞僅僅是針對中國軍團的。對於那些仍在為一個積分、一塊獎牌的突破而努力的國家和地區來說,亞運會則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展示自己的舞台。這也決定了亞運會更像是亞洲人的聯歡會。
運動員沒有在賽場上禮讓三先的義務,但淡化金牌卻可以不再停留在口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