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圍堵中國的布局,主要是構築一個海上包圍圈,從東方的日本到南海,再從南海到印度,封鎖中國東進和南下之路,並遏制中國海權的發展,有人稱之為“C形包圍”,可見美國設法根絕中國崛起的一切可能性的決心。
俄羅斯《獨立報》15日文章稱,美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建立了在亞太地區的存在體系。它與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和韓國簽署了一系列結盟條約。隨後這些文件中又增加了美日安保條約和《與台灣關係法》。
到了21世紀頭十年的尾聲,中國經濟威脅的話題升至首位,美中矛盾隨著美國對華貿易赤字的增多而加深。奧巴馬政府開始重拾1995 年制定的遏華戰略。
奧巴馬新的太平洋戰略正在改變以往遏華戰略的實質。過去這種戰略是在中國邊界附近炫耀武力。如今,奧巴馬政府把寶押在替代中國的勢力中心的崛起上。美國準備向這些中心提供一定資源,使它們取得真正地區大國的地位。美國的利益中心正在從中國-台灣-日本三角轉向南太平洋。
兩國亞太博弈硝煙漸濃
《日本經濟新聞》14日報道說,美中在亞太大舞台上爭霸的腳步聲已經日益迫近。促使這種爭奪潮流逐漸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把南海視為自家“內海”的一系列行動,以及釣魚島撞船事件中表現出的強硬姿態。
美國官員指出,為了應對中國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不斷膨脹,“美國必須加強與日韓、印度、越南、澳大利亞以及印尼等國的合作”。奧巴馬本次亞洲之行,似乎正妤印證了這份對華戰略的路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