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環球網引述美國《紐約時報》11月21日文章。文章原題為:其他國家罷手了,中國仍在進口和消耗煤炭。文章內容如下:
出於環境污染和溫室氣體過多排放的考慮,即使是某些發達國家也已著手關閉或限制燃煤電廠的建設,但是,煤炭市場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獲得了迅速的擴張。
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和南非的港口,運煤的船只正在排隊等候將當地的煤炭運輸至中國。中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由一個煤炭出口國轉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煤炭進口大國之一。
一般說來,像供暖和發電等耗煤的企業通常坐落在煤礦的附近地區,但是在過去幾年間,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對煤炭的大量需求卻促進了遠距離國際煤炭運輸業的發展。在過去的五年間,中國這一亞洲煤炭市場致使煤炭價格翻了一番,同時世界各地的煤炭開採和勘探業也開始“復興”。
對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來說,環境和貿易的衝突將成為不可避免的話題。美國能源情報署的數據顯示,美國在2009年僅僅向中國出口了2714噸煤炭,但在今年的上半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至290萬噸。而且,美國的許多礦主還在計劃進一步擴大美國之外的煤炭市場。在加拿大的一些地區,兩年前還頒布了向排放二氧化碳企業徵收稅款的條令,但是現在的溫哥華卻變成了一個主要的煤炭“裝灌站”,加拿大一個環保組織的發言人諷刺道:“這(政府的規定)可真虛偽。”
中國的煤炭資源雖然豐富,但是質量比較低劣。鑒於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許多外國公司均將中國視作大型煤炭市場。國際能源機構官員稱,由於和中國發展煤炭貿易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因而其他國家將會繼續為此而推動煤炭的開採和出口。但是,並非只有中國推動了煤炭產業的“復興”,亞洲新興大國印度成為了另一個巨大客戶。數據顯示,印度2008的煤炭進口數量為3600萬噸,但是2009年已經增至6000萬噸。 |